第135章 暴怒的多鐸(第1/3 頁)
正月二十八,盛京。
滿清實際話事人攝政王多爾袞收到了六百里加急的戰報。
這封戰報從遙遠的蒙古草原而來。
戰報內容:
一、晉商八大家全滅 。
二、齊木格率領的女真牛錄全滅。
三、明朝大都督沈戰抄了張家口堡。
張家口堡內的物資全部被沈戰掠走。
“啊,沈戰小兒,本王必殺汝!”
暴怒的多爾袞抽出戰刀對著一張桌子猛砍,直到把桌子砍得面目全非才略微消氣。
“通知各旗旗主升帳議事!”發洩完的多爾袞開始收拾爛攤子。
滿清的底蘊不足大明的百分之一。
之前大量明廷文官被下獄已經對走私生意影響不小。
現在最重要的晉商八大家又讓沈戰給滅了。
滿清的物資供應很快就會出大問題。
如果不能快速解決此次危機,那麼正處於上升期的滿清政權很可能就此衰落。
現在的情況不比八旗軍損兵折將輕鬆多少。
很快,多鐸、阿濟格、豪格、羅落渾、鰲拜等五人來到中軍大帳議事。
皇太極去世後,多爾袞透過權謀與鐵腕對八旗軍進行了快速整合。
目前,八旗軍的實際掌控者如下:
正黃旗、鑲黃旗、正白旗這三個實力最強悍的旗都掌握在多爾袞手裡。
正黃和鑲黃兩旗是皇太極留給兒子順治的家底。
而現在的順治才僅僅六歲,他能管個屁。
要不是順治有個好額娘,多爾袞早把他趕下去了。
此時的孝莊皇后剛剛21歲,正是一個女人最美的時候。
當有人提出讓福臨繼位時多爾袞並沒有立刻同意。
孝莊皇后一連拉著多爾袞聊了兩個晚上的心事。
然後多爾袞便轉變態度支援福臨繼承大統。
由此可見孝莊皇后的魅力是多麼的強大。
自然,多爾袞的選擇也跟他當時的實力不夠強大有關係。
而現在,一手遮天的攝政王多爾袞才是實際意義上的滿清皇帝。
鑲白旗掌握在多爾袞的親弟弟多鐸手中。
這哥們兒可是真正的狠人,他最大的長處就是擅於帶兵打仗。
奈何此人既嗜殺又缺乏政治頭腦,尤其排斥漢人。
這樣的人顯然不是治國的料,多爾袞對他的定位就是一軍統帥。
軍事以外的事兒多爾袞基本上不讓多鐸去碰。
鑲藍旗掌握在阿濟格的手中,他是多爾袞的親哥哥。
到這裡滿清的局勢就比較明朗了。
阿濟格、多爾袞、多鐸這一奶同胞的三兄弟執掌五旗。
誰敢在他們面前說個不字?
多爾袞是全才,他除了擅長打仗還擅長治國理政。
比如親善漢人,利用漢人打造兵器,發展火器部隊。
又比如組織漢人俘虜和奴隸去開墾荒地、興修水利,大力發展農業生產。
再比如賄賂大明的官員,勾結大明的商人,然後為滿清搞來無數的戰略物資。
這些都是多爾袞能做而其他滿清高層很難做到的事情。
所以阿濟格和多鐸才會死心蹋地支援多爾袞當老大。
再來說說其它三個旗的旗主。
正藍旗旗主豪格,皇太極的大兒子,滿清皇帝最有希望的繼承者。
結果這哥們主動放棄繼承皇太極的大寶,甘當一個旗主。
皇太極駕崩後,兩黃旗、兩藍旗共四旗集體支援豪格繼位。
而當時的多爾袞和多鐸兄弟手中只有正白和鑲白兩個旗。
從實力上來說豪格全面碾壓多爾袞。
只要他想立刻就能登基做皇帝。
結果你猜猜豪格當時是怎麼說的。
他說自己的能力不足以帶領滿清帝國走向輝煌。
如果眾人強行推他上位那就等於葬送了如太陽般徐徐升起的大清。
正因如此,當時年僅五歲的小福臨才十分意外地當上了皇帝。
而一心想當皇帝的多爾袞則陰差陽錯地成了攝政王。
豪格以為多爾袞會感激他。
結果多爾袞不但不感激他,還一心想著把他弄死。
只不過豪格的地位太高了,多爾袞不敢用下作的手段搞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