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大明抄家王 > 第134章 在哪裡坑多爾袞比較好?

第134章 在哪裡坑多爾袞比較好?(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從霸主尼多王開始傲視群雄水滸:開局買下樑山,造反不招安三國如煙穿成獵戶後我養了未來首輔戲說嬴政天子寧有種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星穹鐵道:此生只為知更鳥楊建波唐朝風雲傳奇崩鐵:是藏劍不是魔陰身情牽盛世戀歌家父崇禎不聽勸,開局秒變太上皇祖龍修仙我監國?上朝簽到人物卡人在錦衣衛,開局領悟洗髓經三國:從佃農開始橫推天下!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穿越紅樓後我竟然六元及第皇帝年少,我從安南開始挽天傾趣翻三國之軍師有奇謀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我拔刀造反,你說我是當朝太子?

當沈戰問李巖錦衣衛的野戰步兵營要如何最佳化的時候,李巖是這樣說的。

“稟大都督,屬下有兩點建議。

第一,向建奴學習,讓步兵全員騎馬,待接近敵人時再下馬步戰。

有馬的步兵勝過無馬的步兵十倍。

第二,提高遂發槍的裝備率。

目前一個3300人的步兵營只裝備了1200支遂發槍。

屬下建議將這個數字提升到2000支。

錦衣衛的步兵營主打一個攻擊力強。

既然如此就應該把自身優勢發揮到極致。

適當保留一小部分長槍兵防止敵軍近身肉搏就可以了。”

沈戰出言修正道:

“那就這樣調整,步兵營標配如下:

遂發槍兵2000。

輕炮兵600。

長槍兵300。

盾兵100。

輔兵300!”

“可,恰到好處!”李巖有一種遇到知音的感覺。

其實李巖很久之前就想組建一支走在時代前沿的火器部隊了。

在他的構想裡這支火器部隊有好槍好炮,後勤補給充足。

這樣的部隊到了戰場上必然能打得敵人滿地找牙。

奈何李自成的農民軍每天都在流竄,很少有靜下來發育的時候。

沒有一個類似兵仗局、火器局的專業機構,怎麼可能組建起火器部隊呢!

現在,到了明末第一大富豪沈戰這裡,李巖終於可以得償所願了。

經過沈戰和李巖兩個明白人的梳理,錦衣衛的野戰步兵營再次升級。

人還是那些人,但功能卻上了兩個臺階。

首先,步兵營全員雙馬,這是啥?

這不就相當於是後世的摩托化步兵嘛。

雖然我是步兵,但是我的機動力絲毫不遜色於騎兵。

兵貴神速,機動力是戰鬥力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其次,步兵營的炮火大大升級。

沈戰之前給每個步兵營配備的是十門虎蹲炮(輕型迫擊炮)。

現在有了湯若望的發明沈戰又給每個步兵營配備了50門馬上佛朗機。

馬上佛朗機的最大射程是900米,射速極快。

虎蹲炮的最大射程是600米,射速一般,但它勝在能夠適應各種複雜地形。

一個步兵營有了這樣的炮火配置,坦白說只要後勤不斷絕肯定是它壓著別人打。

八旗漢軍也是有炮的,且數量不少。

但是他們絕對達不到錦衣衛這種射程和火力密度。

最後,新式火藥得到應用之後遂發槍的有效射程提高到300米,且殺傷力大增。

這才是李巖強烈建議沈戰多多給部隊配備遂發槍的原因。

射程延長了那麼多,火力提升了那麼多。

對付雙層甲和三層甲全都有效果。

這樣的大殺器還不往士兵手裡塞等什麼!

李巖想表達的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擁有現代思維的沈戰雞賊地笑了,他還有一個大招沒放呢。

“軍師啊,吾跟你說個事兒你可不要驚訝!

吾準備給火槍兵配發一款長一尺的多功能刺刀。

近距離作戰時士兵可以將刺刀套在槍管前端捅刺敵人。

同時這款刺刀還可以作為多功能步兵刀使用。

削、砍、鋸、挖它啥都能幹。

你說咱們的火槍兵要是有了這樣一款刺刀是不是能變厲害許多!”

“啊!!!”李巖震驚。

“屬下之智慧不及大都督萬一!”李岩心悅誠服地下拜道。

他是真的服氣了,真不知道沈戰這個腦子是怎麼長的。

自己這邊剛提出擴大遂發槍兵的規模,沈戰立刻就想到了給長槍前端裝刺刀的主意。

這樣一來即使遂發槍兵被敵人近身也不會變成任人宰割的羔羊。

拔出刺刀來往槍管上一套,火槍兵秒變長槍兵。

瑪德兩千支上了刺刀的長槍那得捅死多少人啊!

沈戰:我智慧個嘚兒啊,步槍上刺刀在後世是常識好吧!

至此,錦衣衛大軍自身已經梳理完畢了。

沈戰和李巖要開始研究怎麼給多爾袞挖坑了。

八旗滿洲六萬兵。

八旗蒙古兩萬兵

目錄
什麼?女帝也是穿越者!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