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暗流湧動於心的危機(第1/2 頁)
林塵離開京城後,再次踏上那廣袤無垠的土地,山川湖海、城鎮鄉野,都留下他或深或淺的足跡。但大明的沿海雖暫時擊退了倭寇,可朝堂內外卻漸漸泛起了新的波瀾,而這一切,遠在千里之外遊歷的林塵還一無所知。
京城中,金鑾殿內氣氛凝重。朱翊鈞坐在龍椅上,眉頭緊鎖,手中緊握著一份奏章,臉上滿是憂慮。殿下,一眾大臣們交頭接耳,神色各異。
“諸位愛卿,這張居正呈上來的變法奏章,你們怎麼看?”朱翊鈞打破沉默,聲音在空曠的大殿內迴盪。
一位年邁的大臣上前一步,躬身說道:“陛下,老臣以為,祖宗之法不可輕易更改。這張居正貿然提出變法,恐會擾亂朝綱,動搖國本啊。”他的聲音微微顫抖,帶著對舊制的堅守和對變革的擔憂。
這時,一位年輕的官員站出來反駁:“陛下,時代在變,如今大明雖擊退倭寇,可國內民生、經濟仍有諸多問題。張居正大人的變法,旨在富國強兵,整頓吏治,實乃為大明的長遠考慮啊。”他目光堅定,言辭懇切,眼中閃爍著對國家未來的期望。
朝堂上頓時議論紛紛,支援與反對的聲音此起彼伏。朱翊鈞聽著大臣們的爭論,心中愈發糾結。他深知張居正的變法有其道理,可祖宗留下的規矩,又怎能輕易打破?
與此同時,在京城的一處陰暗角落裡,幾個身影正圍坐在一起,低聲密謀著。
“哼,這張居正,竟然想變法,簡直是自不量力。他若成功,我們這些靠著舊制撈好處的人,可就沒好日子過了。”一個尖細的聲音在黑暗中響起,帶著滿滿的敵意。
“沒錯,得想個辦法阻止他。”另一個低沉的聲音附和道。
“聽說張居正和那個幫著擊退倭寇的林塵關係匪淺,要不要從他下手?”又一個聲音小心翼翼地提議。
“林塵?他行蹤不定,難以捉摸,先別輕舉妄動。當務之急,是在朝堂上給張居正使絆子,讓他的變法推行不下去。”為首的一個身影冷冷地說道。
這邊,朱翊鈞在朝堂上權衡再三,最終決定先讓張居正試行部分變法措施。訊息傳出,朝堂上再次掀起軒然大波。支援變法的官員們欣喜不已,而反對者們則暗中加緊了謀劃。
張居正回到府邸,滿臉疲憊卻又帶著幾分堅定。他深知變法之路困難重重,但為了大明的未來,他別無選擇。
“老爺,聽說那些反對變法的人又在暗中搞鬼,您可要小心啊。”管家憂心忡忡地說道。
張居正微微嘆氣:“我又何嘗不知?但為了這天下百姓,哪怕前方荊棘滿布,我也定要走下去。”他的眼神望向遠方,彷彿看到了變法成功後,大明繁榮昌盛的景象。
而在民間,百姓們對變法的態度也各不相同。在一處熱鬧的茶館裡,人們圍坐在一起,談論著朝堂上的變化。
“聽說朝廷要變法了,也不知道是好事還是壞事。”一位老者皺著眉頭,滿臉疑惑。
“我覺得是好事。這幾年雖說擊退了倭寇,可日子還是不好過。要是變法能讓咱們的日子好起來,那自然是再好不過。”一個年輕的後生大聲說道。
“可這變法要是不成功,會不會反倒更糟?”另一個人小聲嘀咕著。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莫衷一是。茶館裡煙霧繚繞,瀰漫著一股對未來的迷茫和不安。
此時,林塵正在江南的一處小鎮上悠閒地漫步。小鎮依水而建,青石板路蜿蜒曲折,兩旁是古色古香的店鋪。林塵看著眼前的美景,心中滿是愜意。
“客官,來嚐嚐我們這兒的新茶。”一位茶鋪老闆熱情地招呼著。
林塵微笑著坐下,端起茶杯,輕輕抿了一口:“嗯,好茶。這江南的茶,就是別有一番風味。”
“客官,您是外地人吧?聽口音不像咱們這兒的。”老闆好奇地問道。
“是啊,我四處遊歷,走到哪兒算哪兒。”林塵笑著回答。
“那您可聽說了,朝廷要變法的事兒?”老闆壓低聲音,神秘兮兮地說。
林塵微微一愣,心中湧起一絲不安:“略有耳聞,這變法,百姓們怎麼看?”
“大家都在議論呢,有人說好,有人說不好。不過,這變法要是能讓咱老百姓的日子好過些,那就是好事。”老闆感慨地說。
林塵陷入了沉思,他知道,每一次變革都伴隨著巨大的風險,可不變革,大明又難以真正強大。他決定儘快趕回京城,看看能否幫上張居正的忙。
林塵日夜兼程,終於回到了京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