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回 劉金定痴情探病 高君保畏罪賴婚(第4/8 頁)
侯夫人治病,要給治死了,得把她刮骨熬油,點人油蠟。大約過了有一炷香的功夫,李秀英長出一口氣,身子一動甦醒了。眾人的心才從嗓子眼落到肚子裡。
趙美容激動得眼淚下來了:“秀英、秀英!”李秀英“嗯”地答應一聲。
陶三春樂得抓住劉金定的手,左右搖晃:“劉小姐,你可是救命的活菩薩,本帥有禮了。”
趙美容也過來施禮:“劉小姐你也是我弟妹救命恩人,有禮了。”說完要磕頭。
可把春蘭嚇壞了:婆母給兒媳婦磕頭,將來成了親,這個賬怎麼算呀!“使不得!”春蘭嚇得跪下了。
劉金定站起身躲在趙美容的身後:“公主使不得!”急忙把趙美容拉起來。再看軍中郎中一個也沒了,全嚇跑了。為什麼?怕叫認女師父,也怕陶三春罵他們飯桶無能。
金定說:“給李夫人多蓋些,叫她發汗,往外表毒,一會兒她準吐,準備個痰盂。毒氣出去,明天早晨即可痊癒。”
說完,眾人回到帥帳。陶王妃命人給劉金定收拾寢帳,給四個丫鬟和劉凱分別安排住處。奴隨主貴,劉凱和四個丫鬟也成了宋營的貴賓。
陶三春設宴于帥帳,為劉小姐慶功。由趙美容作陪。劉金定回寢帳脫鎧甲,沐浴更衣,二次到帥帳。陶三春見金定淡裝素服,秀若青蓮,美比海棠,喜得眉開眼笑:“劉小姐,請坐。”
陶三春居中,趙美容和金定左右相陪。邊吃邊談,打聽金定的身世。金定幾次要啟齒說出與高君保聯姻之事,終因女孩怕羞,欲言又止。三女將推杯換盞,酒過三巡,陶王妃問:“劉小姐高山學藝數載,可讀些什麼書?”
“老恩師白天教我寫字、唸書,晚上教我練武。無非是三墳五典,八索九丘,另有《孫子兵法》、《吳子兵法》,略知一二。”
“《孫子兵法·謀意篇》用兵之道可學過?”
劉金定立刻明白:這老太婆要考我。多虧學過,不然叫她問住了:“回王妃,孫子名言:兵者,詭道也。”
“何為‘詭道也’?”
“俗話說兵不厭詐,也就是‘兵者,詭道也’。用兵計謀愈刁愈好,愈密愈好。自古兵貴精,將貴謀,乃兵家至理名言。這次南唐用兵謀深計遠,放棄朱叉、雙江、壽州,引我主萬歲進壽州,厲兵秣馬兵困壽州,使萬歲遇難七年有餘。恕我嘴直,軍中主帥忘了《孫子兵法·九變篇》中說的‘智者之慮,必雜於害。雜於利而多可信也,雜於害而患可解也。’明智的將帥看到利,也要看到害。在得關城易如反掌之時,要想不利的一面,就不會叫萬歲被困壽州,怎能忘記‘望城莫入’,權詐之兵。”
劉金定幾句話,說得趙美容臉通紅,低頭沉思。因為保趙匡胤進壽州的元帥是她丈夫高懷德。劉金定的話,指高懷德忘了“兵者,詭道也”。
陶三春不在意,心中佩服,又問道:“這姑娘,為將者講的什麼?”
“為將者要先知五才,後知十過並三略六韜。”
“何為五才?”
“是智、仁、信、勇、忠。智者不可亂,仁者仁愛人,信者不失信,忠者無二心,勇者無二意,此是五才。十過:一不準交頭接耳,二不準營中閒談,三不準私離防地、四不準仗勢行奸,五不準營中聚賭,六不準行令划拳,七不準欺壓百姓,八不準訛詐銀錢,九不準兵進民宅,十不準馬踏莊田,這為十過。”
“何為三略六韜?”
“一略天,不識天時者不為將;二略地,不知地利者不為將;三略人,不通人和者不為將。六韜:一文韜,二武韜,三龍韜,四虎韜,五豹韜,六犬韜。一文韜,先知天子的洪福,後知元帥的威嚴。君則敬,臣則忠,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二武韜,先鋒官奉將令安營下寨,遇水搭橋;三龍韜,不準臨陣收妻,不許臨陣脫逃;四虎韜,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五豹韜,不準投順敵人,不準破壞軍規,犯將令斬;六犬韜,入齊也,入秦也,堂堂之陣也,陣陣有奇也。如見強者,生計而擒之,可稱大將軍,百戰百勝。”
陶三春又問道:“南唐困我聖上七年,妄想用絕糧之計。為何聖上安然無恙?”
劉金定笑道:“壽州彈丸之地,敵兵二十萬困城,城中軍民同守城池,渡過飢餓,實乃萬歲洪福。又言飛鼠盜糧,此乃謠言惑眾,不可信。城中無饑民,依我來看,城內必有糧倉。聽我師父說南唐壽州元帥劉仁瞻曾在壽州囤糧。萬歲洪福齊天,找到了南唐軍糧,百姓不叛亂,同軍卒共守城,這是我主至聖至明,愛民如子,不騷擾百姓,深得民心,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