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回 苗從善智救君保 左天鵬暗害金定(第3/6 頁)
刻,說道:“大家都不要著急,這事好辦。”
大夥一聽苗從善說好辦,都不言語了,靜聽他的高招兒。苗從善慢條斯理地說:“五十四斬是從古至今留下來的,剛才陶王妃說去掉“臨陣收妻當斬”這一條,我看不妥。傳到我們這,少了一條,叫人笑話。”
陶王妃一聽傻眼了,心說君保小命要完!苗從善接著說道:“高懷亮元帥言之有理,法不責己,怎能服眾?所以,斬殺君保也是對的。不過,這次,高君保還是殺不得。”
“嗯?”大夥一聽都愣住了,怎麼兩頭堵哇?
高懷亮問道:“軍師,高君保既然觸犯軍規,就得殺!為什麼殺不得?”
苗從善一樂:“高元帥,你可曾想過,軍中沒有劉金定,誰能克敵制勝?誰能力殺四門?誰能治病救人?你能恢復健康不也是劉小姐給治好的嗎?”
“這倒對!”
“是啊,人家劉金定來壽州,主要是為找高君保,結為夫妻,衝高君保才助我大宋一臂之力。你今天把高君保斬殺,對得起劉小姐嗎?”
高懷亮說:“我殺君保正是為給劉小姐出氣。”
“此言差矣。你殺了高君保,人家這一輩子也不能回來了,殺了人家未婚夫,叫她守望門寡,結下深仇大恨,不但不能回來,說不好還許投南唐倒個打我們呢?”
高懷亮問:“軍師,照你之言,高君保臨陣收妻不但無罪,反倒有功了唄?”
“我沒說他有功,我說他有罪,應以救駕為重,酌情處理。因打仗數載,傷亡過重,不該絕後。那劉金定闖營、治病,屢建奇功,可留在軍營內效力。允許他們定親不成親,何日得勝還朝,再奉旨完婚。這樣免去高君保的死罪;死罪饒過,活罪不免,叫高君保去請劉金定。如能請來劉小姐,打敗南唐,將功折罪,請不回劉小姐,再殺君保二罪歸一。”
苗從善這一番話,眾人全都佩服,既保住了高君保的性命,又說明了不殺之理。趙美容暗中高興。陶三春、李秀英等人也都慶幸。高懷亮又找到了臺階下。
趙匡胤聽罷龍顏大悅,眉舒目展,喜出望外:“軍師寥寥數語,使朕頓開茅塞。朕準本!”說完,立即刷旨,叫高君保去請劉金定。
高懷亮可為難了:我真殺高君保,高門就得斷後;不殺,我今後難以統領三軍,另外,我真不夠元帥!當年我在晉陽臨陣收妻,成了話柄,今天我侄子又招親,這叔一輩,侄一輩,叫人指脊樑骨,得了,我交兵權吧。
想到這,說道:“萬歲,臣自任臨時元帥以來,未能斬將奪旗,戰敗南唐,誤國誤軍,不稱其職。今有陶元帥已到前敵,懷亮願交兵權!”
陶三春連忙施禮:“萬歲!我這二路元帥是送兵將的,人馬糧草送到,就沒我的事了。”
趙匡胤一看,倆元帥都要辭職。回頭看看軍師。苗從善低聲耳語幾句,趙匡胤點頭:“頭路元帥駙馬高懷德至今未歸,由懷亮代理元帥,他身體太弱,不宜操勞過度,從今日起,朕為都招討大元帥,懷亮為副帥,陶王妃仍為二路元帥。你們二人同心協力,訓練人馬,等到金定回到壽州,再出兵打南唐。”
“高懷亮謝恩!”
“陶三春遵旨!”
從這天起,趙匡胤親自升堂,過問軍情。他為什麼這麼做呢?這是苗從善出的主意,為的是等劉金定,將來趙匡胤要把帥權交給劉金定。
趙匡胤的旨意刷出,叫高君保請劉金定,請來將功折罪,請不來,殺個二罪歸一。高君保是又高興,又為難:高興的是這回可以同劉金定破鏡重圓;為難的是,劉金定是個烈性女子,秉性孤高,剛遭挫折,不容易請回來。趙美容見兒子身體太弱,去雙鎖山不放心,在趙匡胤面前替子求情,晚兩天再去。
就這樣三天後,高君保起程奔雙鎖山。臨走時大家找到高君保千囑咐萬叮嚀:見著劉小姐好話多說,哪怕頭拱地、去跪門,無論如何也得把金定請來。趙美容說:“君保,請不來我那兒媳,你也別回來!”君保點頭。又派二十名軍卒,準備好禮品,與高君保同行。壓下君保暫時不提,再說劉金定。
三天前劉金定探病,高君保不認親,氣得劉金定一怒之下,帶丫鬟出城。到了城外,丫鬟垂頭喪氣,劉凱恨天怨地。金定還不死心,走幾步一回頭,盼望高君保能追來。看了半天沒動靜,姑娘把牙一咬,將心一橫:“哎!”當初是我錯了。我們結親是門不當戶不對,不般配,就是成了親,遲早終歸要分離,何必作這兒女之態!應該斬斷情絲,回雙鎖山稟明父親,然後去紫霞宮,在恩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