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回 苗從善智救君保 左天鵬暗害金定(第2/6 頁)
作揖打躬:“伯母,嘴下留德,給我求個情吧!”
“不行!”陶三春是刀子嘴豆腐心,嚇唬高君保,轉身就安慰趙美容:“老妹子!別上火,聽我的信兒。”說完,回奔帥堂,邊走邊想:寧拆十座廟,不破一層婚,應該成全君保。可是向情向不了理,跟眾將怎麼說?違反軍規不可饒恕,尤其高懷亮為臨時大帥,這事別叫他為難,我得找軍師和聖上去,叫他們做主,饒了高君保。
陶三春打定主意,來到堂上,趙匡胤和苗從善,正商量重用劉金定之事。陶三春進來見禮落座:“萬歲呀!出事了。”她把高君保氣走劉金定的事說了一遍:“您看如何是好?”
趙匡胤一聽這話,額頭的青筋暴起多高:“可誤了朕的大事!劉小姐有經天緯地之才,斬將奪旗之勇,又才大志高,怎能忍受羞辱?君保這奴才逼走劉金定,實在可恨!陶元帥馬上升帳,狠狠罰他。”
陶三春說:“這件事我可不管,是你的外甥,你看著辦?!”
“這……”趙匡胤一聽又沒詞兒了。
正這時,門外有人說話:“這件事我來管。”
趙匡胤拾頭一看,正是高懷亮。“高愛卿病體好了?”
“大見好轉。連日來病魔纏身,不能料理軍務,萬歲多費神了。”
“高愛卿不要客氣了。不在後宅養病,來此做甚?”
“我已知道君保小畜牲臨陣收妻之事。他乍入軍營就犯軍紀,按五十四斬條款,定殺不饒!我這就升堂斬殺高君保,以正軍風;也給劉金定出氣。”
陶王妃聞聽嚇了一跳:怎麼他們君臣都要殺高君保,這可怎麼辦?急得老王妃臉上見汗。
趙匡胤看出陶三春心急如火,暗想:也是啊,老高家後人稀,就這一根苗,真要是殺了,高家無人接續香煙,我妹妹美容怎能禁受得了!得了,我給講講情吧。想至此,說道:“論理,高君保臨陣收妻,違犯軍規,應該斬首。一來唸他年幼無知,未受過軍規訓練;二來唸他背母私逃,來壽州解圍的一片愛國之心,饒他這一次,下不為例。”
高懷亮一聽臉色鐵青:“萬歲!我身為主帥,要想統領三軍,必須執法如山,不徇私情,該殺就得殺,軍中不斬不齊。高君保犯死罪,非殺不可!”
“哎呀!他是你的侄子!”
高懷亮冷笑道:“萬歲!你領一輩子兵,怎麼能說出這樣話?正因為他是我侄子,更得嚴辦!法不責己,焉能服眾?我記得你講過南唐壽州大帥劉仁瞻斬殺親生兒子的事。劉帥之子劉忠要追殺宋兵,其父言必敗,劉忠說能勝,並賭人頭,立軍令狀。結果劉忠損兵折將,其父劉仁瞻將子劉忠綁出斬首。敵將都知軍令大如山,軍令不認親呀!”
趙匡胤一聽又沒詞兒了,他看看苗從善,又瞧瞧陶三春,意思是說:你們倒是說話呀!陶王妃說:“高元帥!在朝咱是君臣,在兩軍陣前你是頭路元帥,我是二路元帥,不分大小。在家我是老嫂子,你是兄弟,說話深了淺了,別生氣。高君保是你侄子,也是營中戰將,又是我的戰將,可不能不護著!君保招親是有罪,有沒有別的辦法處罰。留條性命?”
高懷亮說:“沒有,非殺不可!”
“請問當初你和萬歲下河東打太原劉崇破金龍陣時,收下你妻李秀英,為什麼沒殺你?”
“這……”高懷亮被問得臉通紅,張口結舌。半天才說:“老王妃你是護孩子!”
“孩子姓高,我護什麼?我講的是理。”
“你是攪理。”
“能攪出理就行。依我說,從現在起五十四斬中去掉收妻當斬這一款!因為疆場征戰歸期不定,也許十年、二十年、三十年,難道我們的將官就不能娶妻生子,接續香煙?身為武將者就該墳上長草,祖宗無人祭祀?我看應該允許成親。父留子,子生孫,孫有重孫,子子孫孫,後輩有人。”
高懷亮說:“笑話,隨便收妻就亂了,好幾十萬兵,幾百名戰將,都在壽州這娶妻生子,今天這個妻子找丈夫,明天那個丈母孃看姑爺,還能打仗嗎?”
趙匡胤覺得兩人說得都有理。當將者出生入死,應該有妻留子;軍中要隨便招親,也不行。軍營裡得出多少帳篷做洞房?那就沒法打仗了!就得立條款,嚴辦。可是一嚴辦,我外甥就活不了啦。我妹夫淪落敵營,生死不知,如今再把君保殺了,未免不近人情。這可怎麼辦呢?
趙匡胤束手無策,兩眼望著苗從善,心說,你是軍師,眼前這個場面,你看怎麼收吧?
苗從善明白趙匡胤的意思,沉思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