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趙匡胤演義 > 第十五回 金鑾殿王樸勸周主 高平關匡胤借人頭

第十五回 金鑾殿王樸勸周主 高平關匡胤借人頭(第3/5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諸天穿越,從慕容復開始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從霸主尼多王開始傲視群雄水滸:開局買下樑山,造反不招安三國如煙穿成獵戶後我養了未來首輔戲說嬴政天子寧有種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星穹鐵道:此生只為知更鳥楊建波唐朝風雲傳奇崩鐵:是藏劍不是魔陰身情牽盛世戀歌家父崇禎不聽勸,開局秒變太上皇祖龍修仙我監國?上朝簽到人物卡人在錦衣衛,開局領悟洗髓經三國:從佃農開始橫推天下!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穿越紅樓後我竟然六元及第皇帝年少,我從安南開始挽天傾趣翻三國之軍師有奇謀

道明天出兵去高平關了,趙弘殷心裡難過:“匡胤,為父和高行周當初同殿稱臣,有一面之交,深知他的厲害。你這三千人打高平關是以卵擊石,還是不去為好!”

“老人家,孩兒知道。死在高行周之手,我是為國而亡,我死得明白;要死在朝裡,臨死落個叛臣,還要連累全家。所以孩兒決心已定,再不更改。”杜夫人也得了信,哭得跟淚人兒一樣:“你是家中長子,二弟、三弟還未成年,難以頂門立戶;妹妹美容還沒成親,總想在朝中挑個門當戶對的佳婿,你常常在外,不掛念家,拖至今日;你妻日夜耽心,小孫孫年幼。怕這次咱全家分散!”

“吃皇俸,報王恩,忠則盡命。您別難過。匡義,父母年邁,家中你多分心。賢妹之事,不要著急,如兒回不來,可託付柴大哥。”好歹把這些人勸走了,才回到妻子賀氏房中,看看小兒子德昭,辭別賀氏,不覺天光已亮。趙匡胤準備馬匹兵刃行裝,拜別雙親,奔校場點兵。那哥兒幾個早到了,只等鄭子明和潘仁美。

軍師王樸趕到,拉著趙匡胤說:“老夫想救你一命,沒想到卻弄巧成拙,反倒害了你。勝高行周我也無良策,只有幾句話你記住,或許有用:高行周是吃軟不吃硬,喜順不喜戧,喜善憎惡,辦事豪爽,實打實鑿不轉彎子。能摸準他脾氣,或許得勝。只能智取,不可力敵。”

“多謝軍師!”這時潘仁美、鄭子明來了,響炮出兵,大家送到十里長亭,才灑淚而別。

趙匡胤和鄭子明在前,潘仁美督後隊,一路上披星戴月,馬不停蹄,這天來到高平關,距城五里紮下臨時營房。趙匡胤對鄭子明說:“賢弟,你們看守營盤,我去趟高平關。”

“幹什麼去?”

“借高行周的人頭。”

鄭子明說:“他就一個人頭,能給你嗎?給了你他怎麼吃飯?你到那也活不了啦!”

潘仁美也說:“趙將軍你不能去!高家父子槍法絕倫,妄自尊大,你進城是自投羅網。”

“依你之見?”

“亮隊攻城,和姓高的決一死戰!”

趙匡胤說:“不成!人家有十萬兵,咱這三千人白白送死。我一人前去,見機行事。當初,我父與他有一面之交,我去勸降,投降更好,免得動手。”

鄭子明說:“他要不降,再報那滑州之仇,殺你呢?”

“那就伸脖子等死,也不能因為怕死不去。”

鄭子明怎麼勸也不行,趙匡胤是非去不可,吩咐二人守在營盤,趙匡胤說:“我若死了,你們就回去交旨。”鄭子明含淚相送。趙匡胤飛身上馬,幾里地撒馬就到。

趙匡胤在護城河對岸勒住戰馬,抬頭看看,城門緊閉,吊橋高挑。城上軍卒拿著弓箭對著他高喊:“幹什麼的?”

趙匡胤忙回答:“眾位辛苦!我乃後周大將趙匡胤,特來求見高王爺。”

“什麼?”軍卒們都知道這個名字,在滑州打過仗呀,他來幹什麼?快給副元帥送信吧。時辰不大,垛口出現一人,三十多歲,頭戴銅盔,面似淡金,說話聲音宏亮:“趙將軍到此有何貴幹?”

“你是?”

“我乃關中副元帥叫樂元福。”

“久仰!我要見高王爺,有言相告。”

“略等片刻。”說完樂元福下城奔帥府找高行周。

二年前高行周領兵到滑州去戰郭威,為什麼中途撤兵呢?他病了。滑州城外一場大戰,死了孟金龍等人,他上股火,又著了點兒涼,回去得了夾氣傷寒,臥床不起。兩天水米未進,可嚇壞了手下將官,生怕郭威乘機偷營。等高行周醒來和他商量怎麼辦,高行周知道他的病一時不能見好,又無援兵,傳令回高平關。

到了高平關病了好幾個月,剛要見好,又有細作報信:皇帝劉承佑駕崩,郭威繼位,改國號為“後周”。高行周聽完就昏過去了,醒來大哭,哭老主劉暠,又大罵郭威,悲傷過度,舊病復發。有心發兵去給劉承佑報仇,心有餘而力不足。染病在床,城中事由樂元福照料。他生來好氣,氣大傷身哪!又偏偏老有事:前不久郭威連發兩道詔書,勸高行周投降,並許給他高官厚祿,又把他氣個半死。

最近半年身體見好,也有精神了,叫樂元福招兵買馬,又派人給火山王楊袞送信,要求合兵攻打後周,替劉承佑報仇。送信人走了好久,不見楊袞回信,他又上火吃不下飯,睡不好覺,頭重腳輕,可他不敢說,怕夫人、兒子著急。

今天早晨高懷德出城去了,自己靜臥書房正看《春秋》,有軍卒來報,說後周發來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什麼?女帝也是穿越者!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