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匡胤仗義放行周 郭威發兵困京城(第3/4 頁)
在這時,皇太后李三娘來到金殿見駕。
李三娘是位賢皇后,父親叫李敬儒。李三娘嫁給劉暠沒享幾天福,年輕的時候,劉暠劉知遠不得第,養活不了妻子,又投軍從戎,常年在外。李三娘在家受苦,終日推磨,在磨房裡生下的劉承佑,沒有接生婆,咬斷臍帶,所以劉承佑的乳名叫咬臍郎。李三娘求人把咬臍郎給丈夫送去,自己還在磨房受罪。劉暠當了皇上,才把她接去,不久劉暠就死了。
劉承佑登基,荒淫酒色,李三娘沒少勸阻。另外,趙匡胤當初反出京城,劉承佑把他父親趙弘殷抓去要殺,史弘肇講情也不行,就搬來太后。李三娘講情免去死罪,削職為民,趕出京城,這是李三娘做了件好事。今天聽說兒子要御駕親征,把她嚇壞了,忙到金殿勸阻:“萬歲,郭威兵臨城下,將至壕邊,有名的大將都不是他的對手,你出去也是白廢,反而添麻煩,還得文武官員保護。依哀家之見,不如同郭威和好,把奸臣交給郭威,替死去的忠良報仇,再封賞郭威等眾將,干戈不動自息。”
蘇逢吉聽了嚇了一跳,心想:郭威、史彥超和我仇深似海,要講和我得先死。這可不行!“萬歲!郭威大逆過天,罪不容誅!不能再用。討伐叛逆,國家才能太平。”
“哎,太后你執掌後宮,朝中事不用多管。老太師起程吧!”
“是!”說完劉承佑下殿,李三娘含著眼淚回後官去了。
蘇逢吉點了五萬兵,披掛整齊在前邊開道。劉承佑也不坐車輦,換騎戰馬,文武群臣前呼後擁出了城,來在七里店安下行營,給劉承佑豎下金頂黃羅帳,叫他休息。這時郭威兵馬正在叫陣,蘇逢吉無奈,留部分人看守營盤,餘者全部到疆場。蘇逢吉領著兒子蘇麟、蘇豹,帶著手下將官在前,文武群臣保著劉承佑在後,列開隊伍。劉承佑在龍旗下帶住逍遙馬,往對面一瞧,炮聲轟鳴,野鳥驚林,刀槍密擺,劍戟如林。旗幡招展,繡帶飄揚:飛龍旗龍鱗片片,飛鳳旗兩肋插花,飛虎旗騰空殺氣,飛豹旗口吐雲霞,飛彪旗三軍司命,飛熊旗千變萬化,飛蟹旗兒郎膽懼,引軍旗執掌生殺。八杆大旗左右搖擺,當中一杆大纛旗。大小將官盔明甲亮;金盔金甲,銀盔銀甲,銅盔銅甲,鐵盔鐵甲。真是:高的威風,矮的嚴實,黑的脆生,白的漂亮。一個個都有百步的威風,千丈的殺氣。兩杆門旗分為左右,上有一副對聯:
上聯是:廢昏君討逆賊報冤仇,弔民伐罪;
下聯是:立明主救黎民扭乾坤,治國安邦。
大纛旗下,停著一騎戰馬,正是元帥郭威。劉承佑看罷,真是不寒而慄,不打自怕。文官在馬上嚇得腦袋發脹,腿肚子轉筋,心裡計算:早飯是吃肚子裡了,下頓到閻王爺那兒喝西北風吧!臨出門妻子連哭帶嚎,就是不祥之兆,回不去了。蘇逢吉呀,你是缺了八輩子大德了,把我們都鼓搗出來,陪你死呀!有些武將也是暗打算盤:郭威要是打過來,我們就投降。還有的合計:哎呀,我的萬貫家產怎麼辦?這麼多年苦心經營,積攢的金銀珠寶就全完了!郭威進城一亂,非叫我兄弟弄走不可,幸好帳單子在我手,打完仗我再回去要帳,他是捨命不捨財呀!
此時趙匡胤馬到疆場,高叫:“昏君速來送死!”蘇逢吉看了心裡後悔,當初在京城把他抓住哪有今天?先把他治死,去掉郭威一條膀子。想到這回身問道:“哪個去擒犯軍趙匡胤?”
“老太師,待末將擒他!”禁軍教師索文進拍馬舞刀直奔疆場,一不通名二不報姓,舉刀就砍。趙匡胤一舉蟠龍金棍,磕開大刀,掄棍就打,索文進用刀頭崩開大棍,只聽“噹啷”一聲,二馬分開,撥回再戰。索文進哪是趙匡胤的對手,只打了三個照面,分出輸贏。趙匡胤來個蓋馬三棍,把個索文進忙活得眼花繚亂,剛一失神,蟠龍棍一個橫掃千軍,正打在索文進的腰上,把他從馬上?到地下。他還有口氣兒,趙匡胤的戰馬到近前,又是一棍,索文進氣絕身亡。
趙匡胤勝了一陣,主帥郭威喜形於色:“來人!擂鼓助威。”當時鼓響如雷,軍威大振。劉承佑見死了一個,嚇得渾身發抖。
正在這時,又衝過來一員漢將,叫馬成,手使雙股長劍高喊:“趙匡胤!你敢傷索教師,拿命來!”左手劍護身,右手劍來個丹鳳朝陽,直點趙匡胤的面門。趙匡胤用蟠龍金棍一找他的寶劍,只聽“當”的一聲,寶劍出手一隻,只剩下左手劍了。馬成還不死心,左手劍“刷刷刷”上下亂刺,趙匡胤大棍一揮,身體往後一仰,說聲“打!”橫著奔他的太陽穴,嚇得馬成低頭躲棍,趙匡胤又變招了,棍走半截反手由上至下來個鯤鵬展翅,飛奔馬成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