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明朝皇帝往事 > 第35章 經緯之略

第35章 經緯之略(第1/3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從霸主尼多王開始傲視群雄水滸:開局買下樑山,造反不招安三國如煙穿成獵戶後我養了未來首輔戲說嬴政天子寧有種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星穹鐵道:此生只為知更鳥楊建波唐朝風雲傳奇崩鐵:是藏劍不是魔陰身情牽盛世戀歌家父崇禎不聽勸,開局秒變太上皇祖龍修仙我監國?上朝簽到人物卡人在錦衣衛,開局領悟洗髓經三國:從佃農開始橫推天下!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穿越紅樓後我竟然六元及第皇帝年少,我從安南開始挽天傾趣翻三國之軍師有奇謀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我拔刀造反,你說我是當朝太子?

角色

朱元璋:明朝開國皇帝,心懷天下,致力於建立穩定繁榮的新王朝,重視歷史傳承、對外關係、軍事部署以及國家禮儀制度的建設。

李善長:中書左丞相,宣國公,深受朱元璋信任,在朝廷中地位顯赫,負責監修元史,在國家事務中發揮著重要的協調和管理作用。

宋濂:前起居注,元史總裁之一,著名學者,學識淵博,對歷史研究頗有建樹,負責元史編纂的具體工作。

王禕:漳州府通判,元史總裁之一,才華橫溢,參與元史的編纂,為修史工作貢獻自己的智慧。

汪克寬:被徵召參與修元史的山林遺逸之士,在史學和經學方面有深厚造詣,為元史的編纂提供專業知識。

胡翰:與汪克寬一同被徵召修元史,在文學和歷史研究上有獨特見解,在修史團隊中發揮重要作用。

楊載:被派遣出使日本的使者,肩負傳達明朝旨意、維護國家尊嚴和外交關係的重任。

常遇春:副將軍,勇猛善戰,為明朝的統一立下赫赫戰功,在軍事行動中聽從徐達指揮,與徐達配合默契。

馮宗異:與常遇春一同隨徐達出征,在軍事行動中擔任重要角色,負責具體的軍事指揮和作戰任務。

曹良臣:通州守將,平章,足智多謀,面對故元丞相也速的進攻,運用智謀成功退敵,保衛通州。

徐麟:河南府同知,後因捕獲謀叛的故元降臣宋玉,以功升為知府,展現出忠誠和果敢的品質。

崔亮:禮部尚書,在禮儀制度的制定和執行方面有豐富經驗,對陵號祭告之禮等禮儀事務有深入研究。

孫吾與:太常博士,在禮儀方面有自己的見解,與崔亮在陵號祭告之禮上存在不同意見,透過廷議表達自己的觀點。

第一幕:詔修元史

時間:洪武二年二月丙寅朔,上午

地點:應天,皇宮大殿

旁白:應天的皇宮大殿莊嚴肅穆,金黃色的琉璃瓦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朱元璋身著龍袍,端坐在龍椅上,目光掃視著殿下的群臣。

朱元璋(聲音洪亮,神色莊重):朕自攻克元都,得元十三朝實錄。元朝雖已滅亡,但這段歷史不可荒廢,它能為我大明提供借鑑。朕決定詔修元史,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李善長(上前一步,拱手行禮):陛下聖明!修史乃千秋大業,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此舉對於我大明的長治久安意義重大,臣願為監修,定當竭盡全力,不負陛下重託。

朱元璋:好,就命你為監修。宋濂、王禕,朕命你們為總裁,務必將元史編纂得詳實準確。

宋濂(跪地,恭敬地說):臣定當殫精竭慮,以嚴謹的態度對待修史工作,如實記錄元朝的興衰榮辱。

王禕:陛下放心,臣將與宋大人一同努力,不辜負陛下的期望。

朱元璋:此次修史,還需廣納賢才。汪克寬、胡翰等十六位山林遺逸之士,皆有真才實學,朕已徵召他們同為纂修。朕希望你們能與宋濂、王禕一同,在天界寺開局修史,以元經世大典等書為參考,還原歷史真相。

汪克寬(出列,行禮說道):陛下如此看重臣等,臣等定當傾盡全力,為修史貢獻自己的學識。

胡翰:能參與此等盛事,是臣的榮幸。臣定會秉持公正客觀的態度,完成修史任務。

朱元璋(看著眾人,語重心長地說):元朝統治中國近百年,初期君臣樸厚,與民休息,天下太平。但後期嗣君荒淫,權臣跋扈,導致天下土崩瓦解。修史之時,要直述其事,不溢美,不隱惡。無論是君臣的善惡之舉,還是賢人君子的言行,都要如實記載,讓後人從中吸取教訓。

眾人:臣等謹遵陛下教誨!

第二幕:外交佈局

時間:洪武二年二月,修元史詔書下達後不久

地點:應天,皇宮書房

旁白:皇宮書房內,朱元璋與幾位大臣圍坐在一起,商議著外交事務。

朱元璋:如今我大明初立,周邊諸國的態度至關重要。朕決定派遣使者前往雲南、日本等國,傳達我大明的旨意,諸位愛卿可有合適人選?

大臣甲:陛下,阿思蘭、楊完者不花、鄧邦富、牛成、陳節等人,忠誠可靠,可擔此重任。

朱元璋:好,就派他們前往。賜他們冠帶衣服,以示我大明的威嚴。雲南,乃西南邊陲要地,地勢複雜,山川縱橫,那裡的土司勢力盤根錯節。此次派使者前往,務必曉諭他們,我大明

目錄
陰陽天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