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明朝皇帝往事 > 第70章 洪武五年九月

第70章 洪武五年九月(第2/3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諸天穿越,從慕容復開始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從霸主尼多王開始傲視群雄水滸:開局買下樑山,造反不招安三國如煙穿成獵戶後我養了未來首輔戲說嬴政天子寧有種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星穹鐵道:此生只為知更鳥楊建波唐朝風雲傳奇崩鐵:是藏劍不是魔陰身情牽盛世戀歌家父崇禎不聽勸,開局秒變太上皇祖龍修仙我監國?上朝簽到人物卡人在錦衣衛,開局領悟洗髓經三國:從佃農開始橫推天下!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穿越紅樓後我竟然六元及第皇帝年少,我從安南開始挽天傾趣翻三國之軍師有奇謀

城州,我大明南疆可穩。”

周德興(上前,跪地行禮):“陛下,南方蠻洞地勢險要,蠻人狡黠,然我軍將士不畏艱難,奮勇殺敵,終獲勝利。但南疆初定,還需加強治理,安撫百姓。”

朱元璋(點頭說道):“周愛卿,南疆治理之事,就交由你與當地官員共同商議。要輕徭薄賦,讓百姓休養生息,同時加強軍事防禦,防止蠻人再次叛亂。”

第三幕:賞賜與製造

場景:奉天殿內,話題一轉。

朱元璋(神色關切):“庚戌日已至,朕考慮到北平漸寒,應天、大河諸衛軍士及揚州、高郵新募水軍正運糧往北平,需給他們發綿襖,以禦寒冬。”

李善長(點頭稱是):“陛下心繫將士,此乃將士之福。北平地處北方,冬季寒冷,將士們在外辛苦運糧,確需保暖衣物。臣這就安排相關部門儘快籌備發放。”

朱元璋(又說道):“壬子日,命工部造扈駕先鋒金字銀牌十。此銀牌要有特定尺寸和樣式,上刻‘駕前先鋒’四字並塗金。此乃對先鋒將士的嘉獎,激勵他們奮勇殺敵。”

劉伯溫(讚道):“陛下此舉,可鼓舞士氣。扈駕先鋒乃軍中精銳,承擔著重要職責,金字銀牌能彰顯他們的榮譽,讓其他將士心生嚮往,激發全軍鬥志。”

第四幕:天象與地震

場景:奉天殿內,氣氛略顯凝重。

欽天監官員上殿,跪地稟報:“陛下,丙辰旦,有星青白色,起自太微西垣東南,行至雲中沒。此外,太原府陽曲縣地震兩次,廣州府地震有聲如雷。”

朱元璋(眉頭微皺):“天象與地震皆為大事,星象變化、地震頻發,不知是何徵兆。”

劉伯溫(沉思片刻):“陛下,天象與地震在古代雖被視為上天警示,但從科學角度看,地震多因地殼變動所致。太原府陽曲縣,地處山西中部,是交通要道與經濟重鎮;廣州府乃南方重要城市,商貿繁榮。地震給當地百姓帶來苦難,當務之急是派遣官員前往賑災,安撫百姓。”

朱元璋(立刻說道):“劉愛卿所言極是。速派官員前往太原、廣州,檢視災情,開倉放糧,救濟災民。同時,令欽天監密切關注天象變化,有情況及時奏報。”

第五幕:人事與政治諸事

場景:奉天殿內,諸事繼續商議。

靖海侯吳禎上殿,跪地行禮:“陛下,臣自遼東送故元平章高家奴等至京。”

朱元璋(看著吳禎,又掃視群臣):“諸位愛卿,吳禎將故元降臣送至京城,此乃我大明之威。然諸位需知,天命無常,唯有謹德修身,方可保國祚長久。”

群臣(齊聲說道):“陛下教誨,臣等銘記於心。”

己未日,朱元璋說道:“石隴、定海漁舟出海有禁,宣課司在此情形下,已無存在必要,反而可能擾民。朕令罷宣課司,免為民患。”

李善長(拱手道):“陛下此舉,體察民情,石隴、定海等地,百姓多以漁業為生,海禁之下,宣課司的存在確實增加了百姓負擔。”

壬戌日,聖壽節前一日,中書右丞相汪廣洋率百官請行慶賀禮

汪廣洋(恭敬地說道):“陛下聖壽將至,臣等率百官請行慶賀禮,願陛下萬歲萬萬歲!”

朱元璋(擺擺手):“罷了罷了,朕以為此禮可免。朕登基以來,一心為民,聖壽節無需鋪張。且詔告高麗,今後聖壽節、千秋節俱免慶賀禮。”

癸亥日,刑部官員上殿奏報:“陛下,臣等就犯贓罪赦與不赦及相關情況詳定上奏。除謀反等大罪不赦外,其餘罪無輕重鹹赦除之,官吏受贓遇赦免罪贓並追納等,請陛下定奪。”

朱元璋(思索後說道):“准奏。律法需剛柔並濟,謀反等大罪不可饒恕,其餘罪行可赦,以給人改過自新機會。但官吏受贓,關乎朝廷風氣,贓物必須追納。”

甲子日,有官員奏報:“陛下,占城國王阿答阿者遣臣來貢方物。”

朱元璋(說道):“占城來貢,彰顯我大明國威。詔賜阿答阿者織金文綺、紗羅40匹,使者紗羅、文綺、錢帛不等。”

接著,又有官員奏報:“陛下,已置通州守禦千戶所,復置龍虎衛於浦子口。”

朱元璋(點頭):“通州,乃京城門戶,置守禦千戶所可加強防禦;浦子口地理位置重要,復置龍虎衛,可保京城周邊安全。”

己丑日,禮部官員奏報:“陛下,臣等定擬齋郎、樂生、文武舞生冠服之制;禮部建議女子在室者服飾宜按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什麼?女帝也是穿越者!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