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段:適應五十年代初期生活第20章 豐收的喜悅(第1/2 頁)
金黃的麥浪在風中搖曳,迎來了豐收的季節。李陽和四合院的居民們一同在田間忙碌,收穫著辛勤勞作的成果。
清晨,第一縷陽光還未完全照亮大地,李陽就已經起身,簡單洗漱後,他哼著小曲走向四合院的院子。此時,院子裡已經熱鬧非凡,趙大叔正熟練地檢查著鐮刀,鋒利的刀刃在微光下閃爍著寒光;孫大媽則在一旁整理著布袋,嘴裡還唸叨著,今年的麥子肯定顆粒飽滿,能裝好幾大袋;小順子像只歡快的小鹿,蹦蹦跳跳地穿梭在人群中,一會兒幫著趙大叔遞工具,一會兒又跑到孫大媽身邊,好奇地張望著布袋。
“李陽,你可算來了,就等你了。”小順子眼尖,一下子就看到了李陽,興奮地招手。
李陽笑著回應:“來啦,這豐收的日子,可不能遲到。”
眾人說說笑笑,扛著農具,浩浩蕩蕩地向麥田走去。一路上,鳥兒在枝頭歡快地歌唱,彷彿也在為這豐收的季節歡呼。田野裡,金黃的麥穗沉甸甸地低垂著,像是在向人們展示著它們的飽滿與成熟。
來到麥田,李陽深吸一口氣,清新的麥香瞬間沁入心肺。他挽起袖子,拿起鐮刀,準備大幹一場。趙大叔走過來,拍了拍他的肩膀,笑著說:“小李,今年這麥子長得可真好,多虧了你平日裡的幫忙,傳授了不少新的種植法子。”
李陽連忙擺手:“趙大叔,這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結果,我也就是出了點小主意。”
大家迅速投入到收割的工作中,李陽雖然來自現代,但對於農活已經十分熟練。他彎下腰,有節奏地揮動著鐮刀,麥子在他的手下整齊地倒下。一旁的小順子卻有些手忙腳亂,他的鐮刀總是割不斷麥子,急得他滿頭大汗。
“小順子,你別急,看我怎麼割。”李陽見狀,停下手中的動作,耐心地給小順子示範。“身子稍微低一點,鐮刀貼著麥子的根部,然後用力往後拉。”
小順子照著李陽的方法試了試,果然順利多了。他高興地說:“李陽,你可真厲害,這法子一試就靈。”
在大家的齊心協力下,收割工作進展得十分順利。中午時分,太陽高懸,熾熱的陽光灑在大地上,大家的衣衫都被汗水溼透,但卻沒有人喊累。孫大媽從帶來的籃子裡拿出準備好的飯菜,招呼大家休息吃飯。
“大夥都過來吃點,墊墊肚子,下午接著幹。”孫大媽熱情地說道。
大家圍坐在一起,吃著簡單卻充滿溫馨的飯菜。李陽咬了一口孫大媽做的玉米餅,雖然有些乾硬,但卻覺得格外香甜。此時,微風輕輕拂過,帶來一絲涼爽,讓疲憊的眾人感到愜意。
“今年這收成,肯定能賣個好價錢。”建國一邊吃著飯,一邊笑著說。
趙大叔點點頭,“是啊,這日子是越過越好了,多虧了大家的努力,也多虧了國家的好政策。”
大家紛紛表示贊同,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李陽看著眼前的場景,心中感慨萬千。在這個時代,豐收不僅僅是物質的收穫,更是大家共同努力的見證,是鄰里之間深厚情誼的體現。
下午,大家繼續投入到收割工作中。隨著時間的推移,麥子逐漸被收割完畢,整齊地堆放在田邊。接下來,就是脫粒的環節。村裡的壯勞力們合力將麥子搬到脫粒機旁,趙大叔熟練地操作著脫粒機,麥粒歡快地從機器中蹦出,不一會兒就堆成了一座小山。
李陽和小順子則負責將脫粒後的麥粒裝袋,兩人配合默契,一袋又一袋的麥子被裝滿。看著一袋袋飽滿的麥粒,李陽心中充滿了成就感,他彷彿看到了大家未來更加美好的生活。
夜幕降臨,星星點點的月光灑在田野上,大家終於完成了一天的工作。雖然每個人都疲憊不堪,但臉上卻洋溢著滿足的笑容。他們推著裝滿麥子的手推車,緩緩向村子走去。一路上,歡聲笑語迴盪在鄉間小路上。
回到四合院,大家顧不上休息,就開始將麥子搬進糧倉。糧倉裡,瀰漫著濃郁的麥香,這是豐收的味道,也是幸福的味道。李陽看著滿滿的糧倉,心中感慨萬分。他想起自己剛來到這個時代時的迷茫與不安,而如今,他已經完全融入了這個集體,與大家一起經歷了春耕、夏耘、秋收,每一個環節都充滿了汗水與歡笑。
“小李,累壞了吧。”孫大媽走過來,遞給他一杯水。
李陽接過水,感激地說:“孫大媽,謝謝您,我不累,心裡高興著呢。”
孫大媽笑著說:“這豐收的日子,誰能不高興呢。你這孩子,為咱們這豐收可出了不少力,大夥都看在眼裡呢。”
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