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歡送會,入職高校(第1/3 頁)
當王萍萍聽到那令人捧腹大笑的“開源節流”說法之後,不禁笑得前仰後合,並對著一旁的張鑫打趣道:“哎呀呀,真是太遺憾啦!這下咱們可沒法公費去爬長城嘍。”
張鑫聽後,同樣以一種詼諧幽默的口吻回應說:“嘿喲,您就知足吧!好歹您上次去京都的時候還能舒舒服服地坐著飛機呢,哪像我之前那次悲催的出差經歷,只能可憐巴巴地擠著火車,更慘的是連個座位都沒有,全程站票吶!”
兩人相視一笑,原本以為這件有趣的小插曲會就此畫上句號。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劇情竟然出現了戲劇性的轉折。
總部方面傳來訊息,表示齊魯集團上報參加培訓的人數實在過少,要求各個賬套的會計主管必須全部前往。
無巧不成書,就在這個訊息反饋回來需要重新報名的當天,王萍萍恰好請了假。
對於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她一無所知,只是後來才得知最終確定下來前去總部學習的人員名單如下:楊國福、木鳳瑟、張鑫、時億以及郝滔。而最初第一批報名的人員當中,除了王萍萍被替換成木鳳瑟之外,其他人都保持不變。
這樣的結果讓王萍萍感到十分不解和不滿,在她看來,這種安排既不公平又不合常理,她迫切地希望能夠得到一個合理的解釋。
但與此相反的是,對於楊國福而言,類似的情況他早已司空見慣,覺得這不過是再平常不過的一次工作調整罷了。
自從經歷了這件事以後,王萍萍終於深刻地領悟到,在領導面前根本不存在所謂的公平可言。
她原本以為只要自己努力工作、積極表現,就能得到應有的待遇和機會,然而現實卻給了她沉重的一擊。
原來,領導眼中所謂的“看重”,不過是認為她是一頭有能力的牛馬罷了,可以被隨意驅使而已。
每當有好事降臨,領導從來不會首先考慮到她這個默默付出的人。
這種認知的轉變,使得王萍萍內心對這份工作逐漸產生了強烈的牴觸情緒。
曾經,她懷揣著一顆赤誠之心,一心想著要好好工作、好好表現,堅信只要能獲得公司的認可,便能在這裡長久地幹下去。
儘管她的想法或許不如那善於阿諛奉承的林令優,但起碼她對公司是懷有一絲忠心的。
如今,面對領導那可有可無的肯定以及毫無重點培養之意的態度,再加上身邊一群如牛鬼蛇神般的同事,王萍萍不禁感到心灰意冷。
似乎在這家公司裡,除了還算不錯的週末雙休和法定節假日能夠正常休息之外,真的再也找不到任何值得留戀的地方了。
而最讓王萍萍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明明前往京都學習這件事情已成定局,木鳳瑟為何還要表現得如此偷偷摸摸、遮遮掩掩?
尤其是在王萍萍面前,更是顯得極為不自然。
難道其中還隱藏著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嗎?這一連串的遭遇和疑惑,讓王萍萍陷入了深深的迷茫之中……
王萍萍這個人的性格一貫以來都是相對冷淡的型別。
她彷彿有著自己獨特的人際交往原則:如果你不主動向我打招呼示好,那麼我絕對不會先開口跟你說話。
甚至走出這間辦公室之後,哪怕在路上偶遇同事,她也會選擇視而不見,完全不予理睬。
自從加入這家公司至今,已經過去了兩年有餘,但她從未花費心思去經營與同事之間的關係。
在眾多同事當中,除了與張鑫以及譚硯的關係稍微親近一點之外,其他人對她而言僅僅停留在普通同事的層面而已。
平日裡,除了必要的工作交流以外,她幾乎與這些同事沒有任何額外的互動,並且早已習慣了獨自一人的狀態。
正因如此,當木鳳瑟突然表現得那般不自然,就連張鑫也開始感覺有些彆扭的時候,這三個人原本穩定的關係瞬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正如那句俗語所說,當一段原本風平浪靜的關係出現轉變之際,那就意味著那個長期忍受委屈的人終於不再願意繼續忍耐下去了。
木鳳瑟、張鑫還有王萍萍他們三人之間的關係大致就是如此。
王萍萍在徹底想通了自己在這家公司所應持有的態度之後,便下定決心不再與木鳳瑟和張鑫進行除工作之外的友好往來了。
於她而言,只要能夠順利地完成工作任務,便已足夠。
木鳳瑟和張鑫呢?她們似乎也逐漸意識到了這種變化,漸漸地與王萍萍保持起一定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