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內部調,決定離職(第2/3 頁)
完,張慄禾轉身離開了辦公室。
核算部會計主管的基礎工作並不難,主要就是與各銀行對接融資情況,每個月核算本金、利息等。但這個部門的工作量很大,因為公司所有的現金流業務幾乎都是由核算部負責的。
自從張慄禾決定離職之後,核算部會計主管一職就空缺出來了,需要有人接替。而對於這個人選,又成了一個新的問題。
在魏總的主持下,三位經理經過仔細分析和討論,最終決定讓李麗君來擔任這一重要職務。同時,由於成本部目前不需要招聘新的會計,所以他們將把工作重心放在內部調整上,由李旺靜、譚硯、時億三人共同負責相關事務。
然而,對於這一決定,核算部的兩位會計有著不同的反應。
全雙佃對此似乎不太在意,他覺得無論主管是誰,都不會影響自己的工作狀態。他依舊會按照習慣抽菸,並認真貼上憑證。每天坐在那裡摺疊銀行承兌匯票,他不禁感嘆道:“這活兒啥時候才能幹完啊!”
相比之下,張超力則對這一安排感到不滿。他無法理解為何張慄禾選擇離職,畢竟她工作能力如此之強。他原本希望能繼續向張慄禾學習更多東西,可如今卻要面對李麗君這樣的人來領導。
他忍不住抱怨道:“真倒黴,跟著她能幹什麼啊?”心中充滿了無奈和不滿。他實在難以接受這個現實,不停地追問著原因。然而,任憑張超力怎麼在內心吶喊,張慄禾都會在一個月後離職。
總之,對於核算部和成本部來說,人員變動帶來了一定的困擾和挑戰。如何適應新的管理方式,提高工作效率,成為擺在他們面前的一道難題。
-
在張慄禾離職後,公司開始了內部調崗。
經過一番篩選和安排,最終確定了以下人員:核算部的會計分別是李麗君、全雙佃和張超力;而成本部的會計則是李旺靜、譚硯以及時億。至於其他部的會計,則保持原狀不變。
望著外面幾乎已經飽和的會計崗位,王萍萍心中明白,目前要想轉到會計崗位恐怕是不太可能了。然而,她並不甘心就這樣在這個小廠裡當一輩子出納。
於是,她下定決心參加明年的初級會計職稱考試,爭取拿到證書。一旦擁有了這本證書,她相信再次找領導談論轉崗的事情將會更有說服力,底氣也會更足一些。
突然,王萍萍想起了之前發生的一件事。那就是焦化部的會計蔡洋和魏於暢儘管有初級會計證,但在實習期間也險些沒有透過考核。
(初級會計職稱即助理會計師,是職稱類考試,對考試合格者頒發人事部統一印製,人事部、財政部用印的《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證書》,該證書在全國範圍內有效。本文大部分情況下會稱為初級證,中級證之類的。)
由於焦化部是新開設的業務部門,屬於成本類業務,因此由龔科長負責管理,而給蔡洋和魏於暢實習期打分的正是這位龔科長。
在這家小廠裡,實習期通常為期三個月,轉正申請表的滿分是20分,由業務主要負責人進行打分。一般來說,大家的分數都能在15分以上。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蔡洋和魏於暢的實習成績卻創下了歷史性的新低。其中,蔡洋的實習得分僅為3分,而魏於暢則稍高一些,但也只有區區4分。
龔科長給出如此之低的評分之後,還特地向楊經理彙報說:“這兩個人的能力實在太差勁了,如今實習期已然結束,依我看,我們完全可以考慮重新招聘新的會計人員。”
楊經理望著眼前這份極低的實習成績單,無奈地苦笑一聲,並伸手抹了一把臉:“龔妹兒啊,你當真覺得自己這樣打分毫無問題嗎?”
其實,楊經理心裡很清楚,龔妹兒這個人的性格可謂是吹毛求疵到了極致,尤其是在工作方面,她的要求更是嚴苛得讓人難以想象。
面對楊經理的質疑,龔科長卻表現出一臉的堅決與肯定:“當然沒問題!他們倆的能力確實很差,而且一點都不知道靈活應變,連最基本的會計專業知識都掌握得不夠紮實。反正我帶著他倆實習期間,他們一直都是這種狀態。”
儘管如此,楊經理仍然無法接受蔡洋和魏於暢會如此之差的事實。畢竟,從表面上來看,這兩個年輕小夥子精神抖擻、相貌堂堂,給人一種憨厚老實且踏實肯幹的印象。
於是,楊經理再次對龔科長說道:“行吧,那我先和其他兩位經理商量一下,然後再把最終結果告訴你。”
此時的楊經理還意識不到,他現在執意留下的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