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西一家(第2/13 頁)
剛使中國、波斯和高盧人聞風喪膽。
&esp;&esp;因此,這種宗教和被歌曲歌頌的絕對權力——人們稱之為法蘭西君主制度,製造了許多怪異事情。倘若沒有這兩種組織,世人大概永遠無緣見到這些事情。
&esp;&esp;這些事情好也罷,壞也罷,終歸是奇特怪異的,簡直能讓亞里士多德、波里比亞、奧古斯都以及其他古代賢哲驚歎不已。我毫不猶豫地把堂璜的現代個性也列入這些事情之中。依我之見。這是路德(注:即馬丁-路德,十六世紀德國宗教改革運動的領袖。)之後歷代教皇制定的禁慾主義教規的產物。因為雷翁十世教皇及其教廷(1506)遵行的基本上是雅典時代的宗教原則。
&esp;&esp;莫里哀的堂璜是在1665年2月15日,即路易十四登基之初上演的。那時這位君主還不是個虔誠的教徒。然而教會的檢查官卻刪去了林中窮人那一場。這位檢查官為了獲得有力支援,想使這位極為稚嫩無知的年輕國王相信,冉森教派(注:荷蘭神學家冉森創立的一個宗教改革門派。)就是共和派的同義詞。
&esp;&esp;堂璜的原作者是個西班牙人,名叫蒂爾索-德-莫利納。大約在1664年,有家義大利的戲班子在巴黎演出了一場模仿這個作品的戲,大為轟動。也許,這是世界上上演率最高的一齣戲。這是因為,戲裡有魔鬼,有愛情,有對地獄的恐懼,亦有對女人的激情,也就是說,在所有人——只要他們稍稍超出野蠻狀態——看來:這裡面既有最可怖的,亦有最甜蜜的東西。
&esp;&esp;堂璜的形象被一位西班牙詩人引進了文學領域,這不足為奇,在這個國家的民眾生活裡,愛情佔了很重要的位置。在那兒,這是一種莊重的感情,為了它,一切都可以輕易地捨棄,甚至虛榮心!這真叫人難以相信。在德國和義大利亦是如此,這種感情驅使那些外國人幹出種種瘋狂舉動,例如,娶一個窮姑娘,只要她漂亮,逗人愛就行。說實在的,唯有法國完全擺脫了這種感情。我們法國人都是精於算計的。在法國,姿色欠缺的姑娘並不乏追求者,而在別處,這種姑娘只能去作修女。在西班牙修女院所以不可缺少,原因就在於此。在這個國家姑娘不備嫁妝,這種習慣鞏固了愛情的勝利。在法國,愛情難道不是退避三舍,也就是說,只存在於那些沒有家庭專聘公證人去撮合結婚的姑娘之中!
&esp;&esp;拜倫勳爵筆下的那個堂璜,就沒有必要提了。那只是福布拉斯,一個微不足道的英俊後生,交了種種叫人難以置信的好運罷了。
&esp;&esp;因此,堂璜這個奇特的個性,只是在十六世紀的義大利才首次出現的。十七世紀,一個酷熱難當的白晝之末,一位義大利公主一邊津津有味地吃著冰淇淋,一邊說:“多遺憾,這竟不是一種罪孽!”
&esp;&esp;依我之見,這種感覺構成了堂璜的個性基礎。也正如大家所見,基督教於這種感覺是不可缺少的。
&esp;&esp;關於此,一位那不勒斯作者寫道:“這不就是意味著明知上天可以把你捏成齏粉還要與上天對抗?”據說,由此產生了找女信徒做情婦的極大樂趣,而且這個女信徒要十分虔誠,清楚自己造了孽,滿懷激情祈求上帝的寬恕,正如她滿懷激情犯下罪過一樣。
&esp;&esp;有一種簡單的倫理,把對人有益的稱為德行。嚴厲的庇烏五世倡導或者制訂了一套瑣細的教規,與這種倫理截然相悖。當時存在著極為嚴酷的宗教裁判制度。正因為太嚴酷,所以它在義大利只存在了很短的時間,以後便轉移到了西班牙。庇烏五世新訂的教遠規加強了宗教裁判的權力,使人人都對之心生畏怯。在若干年頭裡,凡不執行,或公然蔑視這些被列為最神聖的宗教義務之一的繁瑣教規者,都要受到嚴厲的懲罰。假定有一個極為墮落的基督徒,正好在教皇剛剛頒佈這套教規的時候出生在羅馬,看到公民在宗教裁判所的可怕法律面前戰抖的情景,一定會聳聳雙肩,尋思道:
&esp;&esp;“好傢伙!我已是羅馬這個世界之都最富有的人,我也要成為這裡最勇敢的人,那些人遵守的東西,我要公然蔑視。再說它們也確實不像人們應該遵守的東西。”
&esp;&esp;真正的堂璜,就應該是一個有膽有識的人,思想敏捷,明確,一眼就能看出人們的行為動機。
&esp;&esp;弗朗索瓦-桑西也許會尋思:“我這個羅馬人,1527年出生於羅馬,正逢波旁統帥率領的路德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