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諸葛亮是武將?不會吧!(第1/2 頁)
【這麼說吧,在有關三國的遊戲,諸葛亮一直都是頂級武將的存在。】
……
看到這個標題,古人們直接蒙了。
what?
頭上全都是黑人問號。
諸葛亮不是謀臣嗎?
為什麼在後世的眼中他是一員武將呢?
不懂!
真不懂啊!
一提起諸葛亮,每個人的心中對他都是崇拜有加。
覺得要是多給他一點時間,他一定能匡扶中原,使漢家天下發揚光大。
當然了!
這是站在蜀漢角度看三國的人們發出的感慨。
而那些在曹魏角度看的觀眾們,其實也都對諸葛亮有一種特殊的感情。
大多是因為這麼有才的一個人,最終沒能實現自己的理想和目標。
死在了出征的路上。
讓人有一種悲傷感。
事實上!
後人們對這種行為,是有特殊感情的。
諸葛亮也足夠可以稱之為人生的巔峰。
他在劉備死之後,完全可以取而代之,可是他沒有。
用盡自己全部的力氣,輔佐少主劉禪。
一直到耗盡他最後一絲生命值。
雖然沒有完成最後的心願,
但是他在後世人的眼中,是整個三國裡最浪漫的存在。
……
【華夏人又到底有多崇拜諸葛亮?他憑一己之力讓華夏人認為,
姓諸葛的人都是非常之人。】
【當《三國演義》播放到諸葛亮病逝五丈遠的時候,
870萬彈幕為其送行。】
【所有人都為他感到遺憾。】
彈幕:丞相保重啊!
彈幕:丞相保重啊!
彈幕:丞相保重啊!
【即使歷經了1700多年,也能做到千百萬人為他道一聲保重。】
【蜀漢滅亡於263年,諸葛亮和姜維兩代人的數次北伐。
也未能看到長安的風景。】
【如今成都到西安的高鐵票,恰好是263元。】
【這263元的定價是獨屬於華夏人的浪漫。】
【也是對諸葛丞相最真誠的敬意,據說當年四川要修路要佔用昭烈廟,因為涉及到歷史遺址。
當時很多人反對。】
【各級政府打算謹慎處理此事,但是開了半天會,都未能統一意見。】
【此時一位官員不經意的說了一句,武侯祠還在昭烈廟呢。】
【這一句話讓所有人都沉默了起來,修改原定路線,繞過昭烈廟。】
【即便過去了2000多年,諸葛丞相還是能保了他的主公一次。】
……
唐太宗李世民,這位開創貞觀之治的明君,長嘆一聲:“朕以仁政治天下,得賢臣良將之助。
諸葛亮之才智,不輸朕之能臣,其為興復漢室,耗盡心血,實乃忠臣之典範。”
長孫無忌、房玄齡等名臣,紛紛表示認同,對諸葛亮的離去深感悲痛。
……
宋太祖趙匡胤,這位結束五代亂世的英主,感慨萬千:
“朕結束紛爭,建立大宋。
觀諸葛亮之作為,方知創業維艱,守成不易。
其為蜀漢之付出,當為後世銘記。”
趙普等謀臣,也對諸葛亮的謀略和忠誠讚賞有加。
……
在民間,百姓們更是哭聲一片。
一位老者老淚縱橫:“諸葛丞相啊,您一心為國,為何老天不佑,讓您早早離去。”
一位書生捶胸頓足:“先生之智,可安天下;先生之德,可昭日月。奈何天不假年!”
一位農夫放下手中的鋤頭,仰天悲呼:“從今往後,誰來護我蜀漢百姓?”
眾人皆對諸葛亮的離世感到無比的哀傷和不捨。
……
這時。
天幕上,開始回顧諸葛亮的功績。
隆中對策,諸葛亮未出茅廬,已定三分天下之計,其遠見卓識令人驚歎。
輔佐劉備,他東和孫權,北拒曹操,赤壁之戰中智謀盡顯,使得劉備得以立足荊州,進而謀取益州,成就帝業。
治理蜀地,他推行屯田政策,發展生產,重視水利,使得蜀漢經濟得以復甦,百姓安居樂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