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華夏人拜神挺雙標(第1/2 頁)
【該說不說的,華夏人在拜神這一塊兒,還挺雙標的。】
【我們自古就有左眼跳財,右眼跳災的說法。】
【一旦左眼跳,別管真不真,指定高興一整天。】
【那萬一跳的是右眼呢?然後就會出現自我安慰,那肯定是封建迷信。】
你他孃的還真是個天才。
【華夏大地不養閒神,你以為是開玩笑的?沒點真功夫,你也該當神?】
【後世人的膽子也真是挺大的,就連神明的地位都這麼低了嗎?】
【不過說的也挺有道理的,我華夏的神,不就是為老百姓服務的嗎?】
【作為神仙,很少有吃閒飯的。】
……
這個時候。
封建大家長們好像終於找到了藉口,本來屬於他們為老百姓服務的義務,嘴一滑,直接推給了神仙。
這樣一來!
自己的責任下降,把神仙推上了風口浪尖替他們頂罪。
真的是打的一手好牌。
那老百姓也不是傻子,也不是所有的人都相信這個世界上有神仙。
如果真的有,
平時他們那麼虔誠的禱告神仙保佑他們一生平安。
可是!
為什麼所有的苦難還會降臨在他們身上呢?
由此可以看出,神仙不過是統治階級為了加強自己的統治,肆意編了一個藉口罷了。
有沒有神仙,老百姓的心中自有一杆秤。
……
【這些年,西方國家沒少抹黑我們沒有信仰。】
【西方傳教士中流傳了一句話,華夏是最難傳教的地方。
因為他們對待神的態度有問題。】
【不是說不信,而是選擇性的相信,在19世紀的時候,西方傳教士就曾試圖在我國傳教。】
【結果待了半天,傳教士紛紛吐槽我們,是他們這輩子最難傳教的地方。】
【剛開始這群華夏人還十分認真的聽傳教士講課,但聽完之後,百姓們不僅是該幹嘛就幹嘛。
嘴裡還嘟囔,今天這講座怎麼還不發雞蛋呢?】
【總而言之,在華夏當差必須得乾點實事。】
【不然即便是如來來了,也得把供桌給他揚了。】
……
嬴政:“朕曾痴迷長生不老之術,一生多次東巡海上,尋找長生不老之方。
晚年甚至迷信於鬼神,可是,在朕沒了之後,就那個不爭氣的兒子,還是把大錢給敗了。”
……
漢武帝:“你說的不是朕吧?朕晚年的時候跟你一樣,甚至還發生了巫蠱之禍,把太子都給咔嚓了。”
“現在仔細想來,真是不應該啊。”
“要是早知道,咱們的老百姓對待神是這個態度,朕也不至於崩潰到那個地步啊!”
“到後來,不管有多麼大的陵墓,還不是枯骨一堆?”
……
嬴政:“老弟,你想通了就好,趁著現在還年輕,做一些對華夏有利的事情。
別把那些有的沒的的精力,全部放在自己的長生不老之上。
根本就沒用。”
漢武帝:“大哥,受教了。”
……
【1927年的時候,山東,河南地區幾乎要絕產,
作為父母官的張宗昌,要為百姓賑災。】
【可他走的卻是祈求龍王降雨路線,甚至在龍王廟即興賦詩。】
【玉皇爺爺也姓張,為何難為張宗昌,三天之內不下雨,先扒龍王廟,再用大炮轟。】
【然而老天爺一點兒面子都不給,一點兒都沒下雨。
直接惹怒了張宗昌。】
【他來到龍王廟前,對著龍王就是一頓臭罵。
甚至拉來炮兵,對著天空就是一頓轟。】
【結果神奇的是沒過多久,天空大雨傾盆。
算是早期的人工降雨了。】
……
人工降雨?不崇拜神仙,開始講科學了?
張大帥可不管這些,他崇拜玄學和力學。
不下雨就轟他孃的。
乾隆看完之後不屑一顧,關注點根本不是在降雨方面。
而是在跟張宗昌比詩。
“這個張宗昌的詩也太爛了吧?這也就詩?聽聽我的詩,可堪比李白,杜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