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大明:秋後問斬,太子是獄友 > 第一百八十八章 青苗法

第一百八十八章 青苗法(第2/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苟到最後,我成了一方雄主跟史上最穩太子搶皇位?我不幹!哈哈大漢那些事兒鬼滅繼國家的第三子海賊,從暴打青雉開始明朝寫作素材大全亂世風雲之命運交錯鬼滅:開局遇到一條魚異能者穿越到東京喰種穿越現代女王的古代稱霸路快穿之摸魚日常海賊,龍之劍歌斬神:獻祭而已,咋就成反派了?戰錘:決定走群星包圍亞空間路線盛唐!我這個瘸腿太子調教四方!執掌風雲:從一等功臣走向權力巔峰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三國:從縣丞開始的崛起之路大唐:小地主家的敗家兒子穿書太監太會審時度勢了!

第二,青苗法的執行官吏也被“變法”施加了壓力。

北宋的農民,說得難聽些,文盲沒有九成,也有七八成了。

這個現象直到明朝才有所好轉,因為明朝地方出現了大量民辦私塾(或者乾脆就是請個教書先生),百姓有餘錢的都開始熱衷於培養子女,識文斷字。

但到了清朝又開始急轉直下,因為這不符合蟎清的愚民政策,而且百姓知道太多容易聚眾造反。

北宋農民大多不識字,更不懂什麼是市場經濟,沒有了原來的常平制度提供市場參考,全靠自己瞎蒙去跟青苗法借貸。

往往都是被坑得血本無歸,傾家蕩產,無數農民因此逃離原籍成為流民。

哪怕後來青苗法被廢止,農民逃荒棄地的現象也沒有減緩,甚至還在“英明神武”的哲宗朝,再度加劇了百姓的逃亡。

因為宋哲宗對西夏採取強硬措施,致使民間財政壓力極大,尤其西南茶馬司的逃亡百姓更是年年都有,到了徽宗早期西南的茶馬貿易就已經名存實亡。

隴右都護府為什麼保不住?

就是因為這玩意兒看似開疆拓土,卻用的是北宋百姓數不盡的鮮血和屍骨堆出來的。

而王安石對地方的執行官吏,同樣也施加了高壓。

如果地方沒有百姓前去向官府借貸,那就得捲鋪蓋滾蛋……

陳留知縣姜潛就是這麼罷官的。

姜潛在後世雖然名氣不大,但他的交際圈卻是又廣又牛逼。

牛逼到什麼程度呢?

他的老師有石介(第一個提出民族觀念的北宋大儒)、孫復、范仲淹等人,同窗有文彥博(始於天祥,繼於彥博)、劉牧、祖無擇等,還與蘇軾、歐陽修這些人是好友,劉摯(朔黨領袖)、梁燾、晁說之(北宋六邊形大儒)都曾是他的學生……

總之就是自己“平平無奇”,但老師、同學、朋友、學生全都是大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末世移動城堡東京:從巫女大姐姐開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