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大明:秋後問斬,太子是獄友 > 第一百八十九章 皇權不下鄉

第一百八十九章 皇權不下鄉(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苟到最後,我成了一方雄主跟史上最穩太子搶皇位?我不幹!哈哈大漢那些事兒鬼滅繼國家的第三子海賊,從暴打青雉開始明朝寫作素材大全亂世風雲之命運交錯鬼滅:開局遇到一條魚異能者穿越到東京喰種穿越現代女王的古代稱霸路快穿之摸魚日常海賊,龍之劍歌斬神:獻祭而已,咋就成反派了?戰錘:決定走群星包圍亞空間路線盛唐!我這個瘸腿太子調教四方!執掌風雲:從一等功臣走向權力巔峰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三國:從縣丞開始的崛起之路大唐:小地主家的敗家兒子穿書太監太會審時度勢了!

一邊是上面給壓力,一邊是百姓不懂青苗法。

常平制度又被青苗法取代,無法再像之前那樣,對百姓形成引導參考依據。

如此,也就導致百姓本來不想,也不需要借貸,卻被逼著借貸。

地方官吏或為了政績考核,或為了升官發財,或乾脆就是官紳勾結,魚肉百姓……

總之,就是百姓不借也得借。

借了到期就得還錢交稅,交不起就賣兒鬻女,抄家流放。

這合理嗎?

這很明顯不合理!

但不合理也沒有辦法,廟堂的諸公你來我往,要考慮的事情可太多了。

哪有閒工夫管下面的屁民死活?

王安石變法,變到最後,反而成了後人批判,北宋滅亡的“罪魁禍首”。

夏原吉同樣也在擔心,林煜提出的“士紳一體納糧”,會與王安石變法結局一樣。

法再好,執行出現問題,那也是白搭。

尤其士紳一體納糧,必然會激起士紳的強烈反彈。

可能新法還是能推行下去,但暗箱操作之下轉嫁給百姓。

正如洪武皇帝的兩稅法……

夏原吉眉頭緊鎖,思索著如何提醒。

于謙卻是很直接,也知道林煜的性子,不喜歡拐彎抹角,開口便問道:“林先生,士紳一體納糧固然很好,但若是執行不下去,那又該當如何?須知臨川王文公(王安石諡號“文”)昔年,也是沒能落成青苗法……”

林煜聽罷,倒是一點不感到驚訝頭疼,緩緩張口說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是擔心當年王安石變法都做不成的事情,這比王安石變法還要劇烈計程車紳一體納糧,會不會更加做不成?”

于謙點點頭,這正是他所擔心的。

王安石都做不成的事情,本朝的洪武皇帝以為自己做成了。

可現在聽了林煜的講課,于謙也知道了,連驅逐胡虜,開國大明的洪武皇帝,實際也沒能辦成這件事。

那到底還有什麼辦法能夠解決問題?

于謙滿心疑惑,但他相信林先生肯定有辦法。

夏原吉也願意相信。

迎著二人期待的目光,林煜沒讓他們久等,接著說道:“要解決你所說的這個問題,實際只需要簡單剖析一下當年王安石變法的細則。”

“王安石變法失敗,是因為朝堂上在行黨爭,而王安石又因為黨爭,牽扯了太多精力,也急需變法挽回新黨威望權力,所以便選擇了急於求成,給下面的基層執行官吏施加重壓。”

“一如王安石執政掌權期間,對黃河引水採取的暴力手段,最終引發黃河決口大改道,死者鉅萬。”

夏原吉輕捋鬍鬚,說道:“黨爭的確禍國害民,王文公所處時期也確實殊為不易了。”

林煜說:“黨爭只能算王安石變法失敗的其中一個因素,核心原因還是在於基層官吏的執行太過於激進,為了完成政績考評,往往強行推動。”

“只是,單純依靠官員來強推,為什麼會讓青苗法帶來如此巨大的危害?”

于謙愣了一瞬,還沒反應過來。

夏原吉回答:“因為皇權不下鄉。”

皇權不下鄉,皇權只是在基層設定了保甲胥吏,與地方士紳爭奪權力。

這導致皇權在地方極為不穩定。

這個不穩定體現在社會的各個方面,從稅收到徭役,再到朝廷律令的下達,全都要靠保甲。

以保甲為代表的胥吏權力很大,一旦與地方士紳勾結,就很容易做到欺上瞞下,魚肉鄉里。

“保甲胥吏古來已久,即便換了多少王朝春秋,保甲胥吏也還是那一套,朝廷要做事徵稅,就得往地方下令,地方要做事,就得靠保甲胥吏輔助推進,沒有哪朝可以避免。”

“也正是因此,太祖高皇帝曾於《大誥》中對胥吏嚴刑峻法,便是防止胥吏倚仗手中權力,橫行鄉里,虐民害民。”

對夏原吉的回覆,林煜沒有直接否決,而是笑了笑說道。

“胥吏對封建王朝的確是必要的,因為這是讓封建王朝對地方基層形成統治的根基,最早的胥吏還是出自於始皇帝。”

“只不過……”

林煜忽然間話風一轉:“既然胥吏對朝廷治民理政,控制鄉里如此重要,那麼為何歷朝的胥吏都是免費打工仔呢?”

沒錯,古代胥吏說不好聽的,全都是免費牛馬。

不止是明朝不願意發

目錄
末世移動城堡東京:從巫女大姐姐開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