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曆法問題(第2/2 頁)
四季。
《尚書·堯典》中以鳥、火、虛、昴四宿為仲春、仲夏、仲秋、仲冬黃昏時刻的中星。
到了春秋時期,農曆進一步發展完善,開始採用19年7閏的調整週期,比古希臘的默冬週期(可能由巴比倫傳入)早了一百多年。
等到了秦漢時期,二十四節氣才基本確立……
“西漢的《太初曆》,東漢的《四分曆》,南北朝的《大明曆(祖沖之)》,再到唐朝?的《戊寅元歷》,宋朝的《應天曆》,元朝的《授時歷》,明朝的《大統歷》……”
“除了本朝大明目前只頒行過一部《大統歷》(也只有唯一的一部),其餘歷代王朝大多都頒佈修改過多次曆法。”
“比如元朝一開始也不是用的《授時歷》,而是金朝重修的《大明曆》,到元世祖至元十七年才被《授時歷》所取代,正好用了一百年。”
“而在歷朝之中,就屬兩宋最為離譜,前後竟頒佈過18部不同的歷法,其改歷頻繁堪稱歷朝之最……”
林煜說到這裡,對面聽講的四人都是忍不住有些無語。
兩宋的歷法改得確實太頻繁了,一共三百年時間,就下了18套曆法,相當於每隔十幾年就發個新曆法。
難怪宋朝百姓起義那麼頻繁呢……
不過林煜卻沒有笑,反而無比的嚴肅,他緩緩開口說道。
“你剛剛問我為什麼歷朝曆法,明明用的參照物是錯的,卻還能精確預報農時,預測天象時差,答案就在這裡了。”
“因為天文曆法的測算,涉及到了兩個要點,一為代數,二為幾何。”
中國古代的算術和代數計算非常發達,但幾何學的發展,則是不如古希臘,以及受希臘影響的中東和印度。
而中國古代歷朝所用到的歷法,也大多是透過代數進行的演算。
宋朝的歷法之所以改得這麼頻繁,除了唐朝遺留的政治問題,另一原因就是宋朝不禁止民間制定私歷。
民間私歷的出現,促使官方曆書跟私歷發生內卷。
二者卷著卷著,就把數學計算的水平捲上去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