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天子不能有罪(第2/2 頁)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從霸主尼多王開始傲視群雄、
水滸:開局買下樑山,造反不招安、
三國如煙、
穿成獵戶後我養了未來首輔、
戲說嬴政、
天子寧有種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
星穹鐵道:此生只為知更鳥、
楊建波唐朝風雲傳奇、
崩鐵:是藏劍不是魔陰身、
情牽盛世戀歌、
家父崇禎不聽勸,開局秒變太上皇、
祖龍修仙我監國?上朝簽到人物卡、
人在錦衣衛,開局領悟洗髓經、
三國:從佃農開始橫推天下!、
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
穿越紅樓後我竟然六元及第、
皇帝年少,我從安南開始挽天傾、
趣翻三國之軍師有奇謀、
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
我拔刀造反,你說我是當朝太子?、
這句話不能說是很扯蛋,只能說完全是在胡說八道。
天子既為天之元子,與天道就是平等的地位,怎麼可能會有錯?
有錯了也得沒錯!
真正的原話,應該是“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因為天子獨一無二,王子卻可以有很多。
天子在法理位格上等同於“神”,王子卻沒有這層“神格”……
朱高熾又接著說:“天有災禍,那就是朕做的不好,是朕德行不足,可若是國家風調雨順,這功勞同樣也可以算在朕的頭上,哪怕朕什麼也沒做。”
“再者,在天人感應下,皇權的法理皆是來源於無形的天道,可若是朕否定了天人感應,那朕固然可以獲得更大的權力,同樣也意味著朕將失去天道的庇護,今後百姓萬民又該如何看待朕?”
朱高熾的意思簡單明瞭,天人感應用天道給皇權做了遮羞布,給皇權披上了神聖的政治外衣,可以算得上是中國版的“君權神授”。
這也可以用來解釋為何中國沒有演化出強大的神教信仰。
因為天人感應在本質上發揮的政治作用,實際與西方歐洲的教廷是差不多的。
教廷讓國王獲得了“神”的政治外衣,讓國王的權力得到了“神授”,而天人感應也讓皇權得到了“天授”。
作為回報,二者也都分化了君主的權力。
教廷藉此獲得壯大,迅速成為歐洲的實際掌權者,而儒家也藉此壯大,成為了地方的實際掌權者。
儒家同樣也用董仲舒的天人感應,實現了對內的“宗教”化蛻變。
中國的儒家,西方的天主教……
頗具異曲同工之妙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