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模糊記憶(第2/2 頁)
官軍。戰鬥從清晨一直打到黃昏,戰場上屍橫遍野,鮮血染紅了大地。最終,義軍漸漸不敵,被官軍擊破,損失慘重,張嬰無奈之下,只能帶著殘餘的兄弟們再次敗退。這一次的起事,也就這樣宣告失敗了。可張嬰心中的那股不甘和對朝廷的憤恨,卻依舊深深地埋在心底,等待著下一次爆發的時機。
梁並降服諸羌
永嘉元年(145 年)二月,在東漢的邊疆之地,又發生了一件關乎民族關係和邊疆安穩的大事 —— 梁並降服諸羌。
這些年來,羌人與漢廷之間的鬥爭一直就沒消停過,戰火不斷在邊疆蔓延,百姓們流離失所,大量的軍費開支也讓朝廷不堪重負。從永和五年(140)開始,這十餘年間,漢廷光是用於平定羌人的軍費就高達八十餘億,幾乎把國家的家底都快掏空了,整個東漢王朝也因此元氣大傷,國力日漸衰弱。
而這梁並,身為左馮翊,他深知羌人問題若不妥善解決,邊疆就永無寧日,朝廷也難以有精力去應對其他諸多內憂外患。於是,他想出了一招 “招懷” 之策,也就是透過安撫、拉攏的方式,去勸說那些羌人部落放下武器,重新歸附漢朝。
梁並親自前往羌人聚居的地區,他沒有帶著大批的軍隊去耀武揚威,而是帶著許多的物資、禮品,以及朝廷給出的一些優厚條件。他與羌人的首領們一個個地交談,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向他們訴說著連年征戰對雙方造成的傷害,承諾只要他們願意歸降,朝廷會保障他們的生活,讓他們能夠安居樂業,不再遭受戰亂之苦。
或許是被梁並的誠意所打動,又或許是羌人們也實在厭倦了這無休止的戰爭,諸羌離湳、狐奴等五萬餘戶最終決定復降於漢。就這樣,羌人與漢廷之間的這場曠日持久的鬥爭,暫時告一段落了。邊疆的百姓們看到戰爭平息,紛紛鬆了一口氣,開始重建自己的家園。
然而,雖然表面上看似和平了,但實際上,多年的戰爭已經讓雙方之間的隔閡和矛盾根深蒂固,想要真正實現長治久安,還需要朝廷後續花費更多的心力去經營、去彌合這些裂痕才行。
增太學生員額
本初元年(146 年)四月,朝廷做出了一個對文化教育有著深遠影響的決策 —— 令國舉年五十以上、七十以下明經者詣太學,教授弟子,又令大將軍至六百石之官,皆遣子入太學受業,歲滿課試。
在那個時代,太學可是國家培養人才的重要場所,是眾多學子們夢寐以求的求學聖地。原本太學裡的學生數量雖說也不算少,但隨著朝廷這一詔令的頒佈,情況可就大不一樣了。各地那些年逾五十、精通經義的學者們,紛紛響應號召,收拾行囊,朝著京師的太學趕來。他們懷揣著傳播知識、為國家培育棟樑的理想,想要在太學裡將自己所學傾囊相授。
而那些朝廷官員們,從大將軍到六百石之官,也都按照要求,把自己的兒子送進了太學。一時間,太學裡可謂是熱鬧非凡,人頭攢動。年輕的學子們與這些來自不同地方、有著不同背景的同窗們匯聚在一起,相互交流、切磋學問。
太學裡每天都能聽到朗朗的讀書聲,各種學術觀點在這裡碰撞、交融。老師們認真地授課,講解著儒家經典、經史子集,學子們則如飢似渴地聆聽、記錄,時不時還會提出自己的疑問和見解。隨著時間的推移,太學的規模不斷擴大,最多的時候,竟然有太學生三萬餘人。
這一舉措,使得太學遊學之風大盛,不僅培養出了更多有學識、有素養的人才,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文化的傳播和發展。可與此同時,太學裡也漸漸出現了一些問題。比如,有些官員子弟仗著自己的家世背景,在太學裡飛揚跋扈,不認真學習,擾亂學風;又或者因為學生數量太多,教學資源開始變得緊張起來,老師們有時候也難以兼顧到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況。但不管怎麼說,這一時期的太學,依然是整個東漢王朝文化繁榮的一個重要象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