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陰謀天下秦二世 > 第十章 劉邦爭碭縣

第十章 劉邦爭碭縣(第3/4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秦朝歷險記斬神:我神級選擇,林七夜麻了四合院:我在火紅年代悠閒度日我今年八歲,前來酸棗會盟綜漫:逍遙客林鵬的宋朝之路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頓黑打!乖軟宿主!釣懵了末世偏執怪物現代魂耀古:宇軒傳奇錄水滸之書生王天下明朝皇帝往事四合院:重生54,開局成為戰神重生辭官:祝她和白月光鎖死趙匡胤演義三國:掠奪詞條,從商賈到帝王四合院:開局請何大清迴歸高衙內的恣意人生哎呦,誰家權臣抱著昏君親呀大明抄家王穿到古代後我成了小哥兒

城?),然後北向到碭縣。楚王駒也不在彭城,此時還在留縣。秦軍準備攻留縣時在蕭縣與劉邦和寧君相遇,劉邦敗。寧君向留縣撤退吸引秦軍,劉邦趁勢又去奪碭縣,三日攻下。再回身與寧君夾擊秦軍,勝(當然了,當時劉邦不過三四千人的力量,寧君手頭力量也不會太大,所以這支秦軍應該也沒多少人,撐死了萬把人吧,所以敗了也不算什麼特別的)。劉邦遇張良倒是在兩人都投奔景駒時的事情,不過劉邦也沒任命張良為軍師,而是任了個“廄將”,應該也就是個後勤官兒。

本書就是個編出來供茶餘飯後消遣的故事,雖然筆者為了偷懶,儘量沿襲歷史的一些脈絡,不是完全與歷史無關,可與史書中的歷史還是差別很大的,因此完全不能當歷史來讀。

_

劉邦在碭縣打了敗仗,終於虛心聽取張良的意見了。張良倒是對劉邦不聽勸沒怎麼不高興,因為他理解劉邦急於增強自己實力的心情,沒有實力就沒法好好活著。張良依舊認為秦銳軍還是會完全撤離,讓劉邦繼續派斥侯,落實情況後再說。

劉邦敗回後沒兩天,剩下那一千秦銳接到命令也完全撤離了碭縣。這次劉邦沒有妄動,讓斥侯切切實實的打探出碭縣內確實只剩下郡兵後,才再次反撲過去。

可就算碭縣只剩郡兵,劉邦也用了三日才奪下碭縣。

豐邑是劉邦心中永恆的痛,所以劉邦拿下碭縣後馬上將俘獲的碭郡郡兵充實到自己的隊伍裡,並又招募了部分青壯,擁有了近萬人的實力。然後留了兩千人守碭縣,自己立即帶兵八千北上去打豐邑。

立即打豐邑張良其實也不贊成,因為劉邦帶去豐邑的八千兵都沒有什麼訓練,不過這回他沒說話。經過這短短的一段時間接觸和劉邦兩次攻打碭縣的表現,張良對劉邦已經有了一些瞭解,知道這個大爺雖然對豐邑雍齒的背叛恨之入骨,但對儲存自身實力不遭受大的損失同樣也很在意。

眼下週邊已經沒有真正的緊迫威脅,此去能打下當然好,打不下也不會有什麼大問題。自己現在還無法立即讓劉邦壯大起來,也就沒有在劉邦面前樹立不可或缺形象的機會,還是不要太過與這位爺唱反調。只是他採取不跟隨劉邦去打架的方式隱晦的表示了不贊同,理由則是要協助蕭何把碭郡穩定下來,作為劉邦眼下的根據地。

劉邦也不傻,他知道張良不太贊同馬上去打豐邑,不過既然沒有明著勸諫,說明此行的危險性不大,另外張良和蕭何共同認為碭郡應該認真經營也很符合他的想法。經過碭縣第一次失敗的教訓,劉邦也謹慎了很多,派出大量斥侯把豐邑周邊探查了一個遍,確認雍齒確實沒有援軍才開始攻打。

可惜,還是沒有打下來。

秦銳滅魏時,周市將豐邑的一萬魏軍調回,雍齒立即處在了一個尷尬的地位上。跟隨魏軍去抗秦銳,他不甘心丟掉豐邑老家;不跟隨魏軍,自己就只有原有的三千人,是否扛得住劉邦的攻打是個未知數。所以雍齒也一直在努力經營豐邑,增高城牆,編練軍卒,在可能的限度內又“徵(zhua)召(ding)”了千人,並制定了全民守城的“預案”,一旦豐邑被攻,就老幼婦孺齊上陣。

秦銳滅魏後部分潰散的魏卒也有兩千左右逃到了豐邑,加強了雍齒的力量,使豐邑守軍數量增加到了六千左右。這一來,劉邦未經訓練的八千人,自然幹不過早有準備的六千人。

劉邦在損失數百人之後,當機立斷撤退回了碭縣新家,然後按照張良和蕭何共同商定的計劃控制住碭郡和沛縣,蟄伏了起來。

_

陳勝現在的感覺是,全天下都在跟自己作對。

如果稍加總結歸納,陳勝認為自己最近這段時間有三不爽。

陳郡被秦銳所破,蔡賜和張賀戰死,自己和呂臣逃到汝陰,這是陳勝王的一不爽。

呂臣先往下城父探知秦軍沒有繼續追殺,於是陳勝也離開汝陰到了下城父。下城父有足夠支撐手中這兩萬多人兩個月左右的輜重糧秣,所以陳勝的心稍稍安定了一些。不過下城父距離被秦軍佔據的城父太近了,所以他還是按照原來的想法帶領全軍水陸並行的前往廣陵。

胡武、朱防這兩個自己最好的朋友,在呂臣的逼迫下不得不違心的殺掉,這是陳勝王的二不爽。

呂臣對自己非常忠心這是陳勝能感受到的,不然在陳郡被破時,呂臣有兵有糧,完全不用搭理自己死活,自立也罷,投靠任何一方也罷,都比跟著自己這個喪家之犬被秦軍追殺要好過的多。

可陳勝王剛在下城父安頓下來,呂臣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大秦的諸天征途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