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呂不韋的後人(第4/4 頁)
錦、植茶都做整體考慮。呂帛願意置山場植茶樹,這個要誇讚,願意尋瓷土燒瓷,也要支援。正好可以呂帛為例,鼓勵大商賈投入到這些事情上來。”
胡亥說著,久遠的一絲記憶突然躍入腦中,似乎後世的陝西省範圍內也是出產茶的,“青磚茶”這個名稱貌似就是陝西青茶制的磚。可是茶樹在秦嶺以北應該是不宜種植……對了,陝西省好像還包含了漢中在內啊。
“李祿,你以少府的名義書信與漢中郡尉普(巴普)和巴郡守瀾,讓巴氏先效仿一下呂帛,在巴郡和漢中郡都好好找找山上的野茶樹,有茶樹聚集的地方就說明可以植茶置茶場,讓巴氏先專注這個,也向郡府報備租置山場植茶。既然新植茶樹需要三到四年才能採收,這件事應該早做。”
“至於瓷器,現在匠人不足,少府可多投些力量多建幾個窯爐,不怕燒廢,燒廢也不罰,以此儘快培養出更多的熟練工匠,才好日後大範圍由商賈們鋪開。”胡亥留在心裡沒說的話是,真正大量燒瓷最後還是要以九江那一帶為中心,這就要等把山東弄踏實了以後再說了,估計也要三、四年呢,正好用這時間培養瓷匠。
胡亥想到這裡,立即又吩咐李祿:“哪個匠人授徒最有成效,就可成為匠師得年俸。匠人所帶出的下一代匠人也一樣要授徒,也一樣可以得匠師的地位。”
_
胡亥在為今後大做生意緊鑼密鼓的安排,秦廷的死敵項梁則緊鑼密鼓的準備消滅秦軍奪取天下。
景駒“薨了”,秦嘉戰死了,之前的景氏楚王廷從此煙消雲散,連景駒和秦嘉的兵,沒戰死戰傷的也大部分歸了自己……楚國內部事務已經搞定,項梁志得意滿的屯兵薛地,準備要對秦大幹一場了。
根據派出的多路斥侯瞭解,章邯的二十多萬秦銳軍基本分佈是,東西沿南北濟水的昌邑-定陶-臨濟-滎陽一線,和南北從陳縣到雍丘至陳留。章邯軍的輜重給養屯於敖倉,這東西和南北兩條屯兵線都卡在往敖倉的水路上,非常便於由水路轉運輜重。
而項梁要想擊敗秦銳,就必須沿著這兩條線向西或向北,沒有水路運送輜重,自己一方也無法維持攻勢。項梁雖然有騎軍,可由於楚軍騎軍沒有高鞍雙馬鐙,不具備戰場衝殺能力,因此基本屬於騎馬步兵,馬匹只是快速機動的運載工具。馬很嬌貴,沒有精飼料,很難長途奔襲,因此項梁在規劃伐秦戰役時也脫不出沿水路進攻的定勢。
薛地,項梁軍帳。
薛郡也有大堂,但項梁為了體現即將展開的軍事行動威嚴,在薛郡治魯縣城外軍營內設立了自己的軍帳。
楚軍的各個領軍將領濟濟一堂,項羽、項伯、項聲、龍且、英布、劉邦、季布、鍾離眛、丁固、呂臣等都在座。項梁召集全體軍將來,就是商討和最終決定向秦軍發起攻擊的方略。
“秦人就像樹膠一樣,給個縫隙就粘過來。”范增有些惱怒的說,“當陽君(英布)在伐景駒時已將秦人趕出了昌邑,可當陽君未曾在昌邑留守太多軍卒,結果章邯竟然發二萬卒攻,又重新佔據了那裡,連昌邑東的東緡都分兵三千駐軍。若非如此,我等可直接由昌邑向定陶進發。現在還要先奪回昌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