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項羽的圈套(第4/4 頁)
的薛地,明顯是要阻截從齊地回援的西楚軍。”
“彭越呢?”胡亥問道。
“客卿食其密傳訊息稱,彭越在外黃會合漢王軍後,漢王稱彭將軍既然收復魏地十幾座城池,而今魏王豹是魏王咎的從弟(堂弟),將軍可為魏相併領魏軍。還假意遣使去大梁探問魏王豹的意思。魏王豹因知道彭越並不會真的到大梁來,所以也就隨口答應並帶給彭越相印和詔書。”姚賈譏笑著:“這個魏王倒是很會做人。”
“彭越軍最終確定的位置位於殷王卬的聯軍之後,先頭軍在豐邑,主力軍在虞城,沿獲水直至外黃。”姚賈走到地圖前,用手比劃了一條線,“就是保住獲水通道讓漢王在萬一潰敗時可快速逃回滎陽。客卿食其費了很大氣力勸說漢王不可不留後路,並稱彭越軍的優勢不在陣戰而是擾敵。有彭越沿途騷擾阻滯,漢王若回師滎陽,可保無虞。”
“陳平,你覺得這個部署如何?能否抗住西楚軍甚至圍殲西楚軍?”胡亥也走到地圖前,“馮劫,任囂,你們這二位將軍又有何看法?”
馮劫見陳平對著地圖發愣,沒有發言的意思,就先說話了:“聖上,樊噲佔據薛地是一個關鍵位置。齊地楚軍回師彭城,或沿泗水南進,或沿沂水經下邳到彭城。走沂水路途較長,不適合快速回救彭城,因此漢王當是認為項王會走泗水,所以將樊噲軍放在薛地。”
任囂是因山東地面上的這一大動作被胡亥從藍田召回咸陽的,他點頭贊同馮劫的分析:“若項王以逐步推進而不急躁的方式回師彭城,則樊噲軍就可阻住楚軍,然後漢王軍與殷王軍自兩翼兜過來,實現合圍。若項王強力突進,撕破樊噲的陣線而入,則樊噲軍與殷王軍則成為兩翼包夾,漢王軍於彭城迎頭迎戰的態勢。不論哪種情況,西楚在齊的十萬卒,都會落入三面合圍。尤其彭城若失,這十萬楚軍就斷了糧秣,若不能迅速擊潰諸侯聯軍,軍心也會出現大的問題。”
“兩位將軍都說過了,那麼上卿是不是也說說?”胡亥再次點名陳平。
馮劫、姚賈和公子嬰此時都離開了地圖坐了下來,陳平一再被皇帝點名,於是站起來先向皇帝行了一禮,然後走到地圖前,又細細的端詳起來。
“怎麼,上卿看出諸侯軍的什麼漏洞了嗎?”公子嬰打趣的激了陳平一句。
陳平居然點了點頭,公子嬰馬上也正經了起來:“那還請上卿賜教。”
陳平沒有馬上述說自己的觀點,反而問姚賈:“彭越先頭軍去豐邑,共有多大兵力?”
“二千卒。”姚賈回應著:“虞城一萬卒,另一萬七千卒則被彭越和酈食其沿獲水分散部署,除了下邑有五千卒,其他每處或千卒或兩千卒不等。”
陳平又思考了片刻,然後再向皇帝行禮:“單就目前諸侯軍的整體態勢看,似乎其方略無大漏洞。此時需要考慮的不在戰場態勢,而在戰力,諸侯軍雖號五十六萬,實則連彭越軍在內二十九萬,其中樊噲軍八萬皆漢卒,指揮上可如臂指使,漢王軍為漢卒、韓卒和張耳軍,指揮方面也能基本統一,問題主要出在殷王軍和彭越軍上。”
他以手指為筆,從城陽到泗水,慢慢畫到胡陵:“樊噲軍若探知西楚軍回師並經泗水,應會在胡陵、沛縣一帶設定防線阻截。”
“可是,”陳平把手指向胡陵以西偏了偏:“若項王並不盡率全軍回返,而只以騎軍兼程而歸,沒有糧秣輜重拖累,就無需依靠泗水之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