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陰謀天下秦二世 > 第二十八章 劉邦稱臣

第二十八章 劉邦稱臣(第1/4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秦朝歷險記斬神:我神級選擇,林七夜麻了四合院:我在火紅年代悠閒度日我今年八歲,前來酸棗會盟綜漫:逍遙客林鵬的宋朝之路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頓黑打!乖軟宿主!釣懵了末世偏執怪物現代魂耀古:宇軒傳奇錄水滸之書生王天下明朝皇帝往事四合院:重生54,開局成為戰神重生辭官:祝她和白月光鎖死趙匡胤演義三國:掠奪詞條,從商賈到帝王四合院:開局請何大清迴歸高衙內的恣意人生哎呦,誰家權臣抱著昏君親呀大明抄家王穿到古代後我成了小哥兒

劉邦滿臉親和溫煦的笑容,先向陳平見禮,然後極為熱情的和曹參見禮後,突然襲擊一般的給曹參來了個大大的擁抱。

“參,你我兄弟已經很多年沒有見面了。”他鬆開曹參後仍然拍了拍他的胳膊,然後手一伸引指張良:“聽子房言,當初他來輔佐為兄也是你的建言,雖然這數年你都在關中輔佐皇帝陛下,但人在高位卻不忘兄與沛縣老兄弟們,為兄甚感盛情。”

“皇帝陛下”這幾個字一出,陳平就斜眼瞟向曹參,曹參也正好用眼角餘光掃了過來。

“季兄過讚了。”曹參連忙又向劉邦行禮:“參總是自沛縣出,鄉友兄弟,總在心中。”

蕭何也一臉笑意:“似參這般將兄弟們放在心裡,沛縣老弟兄們都心懷感佩。”

張良自然也上前來與曹參很熱情的寒暄了一通,無外乎是得先生的良言相勸,才有“季兄”這樣的明主對自己的重視和重用,先生乃良之伯樂云云。

劉邦多會做人啊,蕭何和張良去跟曹參寒暄,他當然不能讓陳平覺得被忽視,直接跟陳平一通忽悠,說上次和陳平達成協議後,在其伐彭城中秦能信守承諾未對河南和南陽有任何不利舉動,都有賴於陳先生的大力維護,並對陳先生對“皇帝陛下”的影響力深感敬佩。

空前熱絡的氣氛下,每個人都在說著真誠的和虛偽的話語,劉邦的態度中還體現出了老友不多時就再次相見的一股熟不拘禮的隨意,這讓陳平對劉邦的認知程度又提高了一個層級。

難怪這麼個市井痞賴兒能夠將那麼多強橫的文武都團結在自己身邊。

劉邦雖然滿臉笑意妙語連珠像個交際花一樣在幾人當中遊刃有餘的表演著親和,可內心中還是極為盼望這種前戲的階段儘快過去,立即轉入正題……放到彭城一帶的斥侯已經回報,項羽領十五萬大軍正在沿獲水向西而來,目標直指滎陽。

就按照標準行軍日行一程,項羽大軍抵達滎陽城下最多也就三十日,而劉邦從滎陽到函谷關走一趟,正常往返都需要二十日。這回劉邦幾人全都雙馬兼程,直到陝縣才改為馬車,就這往返時間也至少需要十三到十四日。

也就是說,不管這次談判有多大效果,等他們回到滎陽後不出十日,項羽的大軍就到了。

_

“季兄此來,還專門要求司農參出席。”雙方終於落座後,以這句話做開場白,陳平的笑意中怎麼看怎麼都有譏諷的味道:“不知季兄對在下的主上,又有什麼樣的期待?”

“上卿,”劉邦連“皇帝陛下”都叫出口了,此刻乾脆不再稱陳平為先生,他滿臉苦意的說道:“雖然上卿說陛下已不關注山東局面,但上卿作為陛下最榮寵的軍謀大臣,應該還是會對山東之局有所瞭解吧?”

“那是自然,不然陛下若突發奇想問起,為臣者總不能說一無所知。”陳平又是一笑:“外臣知道漢王伐彭城不利而退回,也知道項王此刻恐怕正在整軍意欲伐漢。”

既然劉邦“陛下”、“上卿”之類的稱呼都拿出來了,陳平自然也隨之轉換了角色稱呼。

“呵呵,項王不是意欲伐漢,而是此刻將至半途了。”蕭何替代劉邦把這危局說了出來,“今日一會,我等再回返滎陽之時,很可能項王兵馬已至城下。”

“哦?”陳平一挑眼眉表示驚訝:“那貴君臣在此危急時刻,遠涉七百里來見外臣,外臣可有什麼能予相助之處?”

張良是幾人中對秦仇恨最大的,可現在他可效忠的韓王已經薨了,韓國就等於沒了,就眼下形勢下再找一個韓王室擁立,夾在楚漢之間得戰亂中也根本穩定不下來,所以他復韓的宏願早就隨著山東諸侯的變局消失殆盡,只能一心一意輔佐劉邦成功,所以出於政治家的變臉絕技,他也開言為劉邦幫腔。

“當下吾王麾下尚有七萬卒可以憑恃,短時間內守住滎陽這一河南郡的東大門尚可支撐。”張良沒有用什麼苦情來試圖打動陳平和曹參,反而用謀略的角度做著分析:“可上卿必然知道,單純的防禦守城是被動之局,總有被人打破的時候。”

他見對面陳曹兩人都沒有插話的意思,很專心的聽著,就繼續說了下去:“同樣也是由司農所建言而投大王的韓信,司農應還記得吧?”

看曹參頜首,張良微帶自嘲的又笑了笑:“韓信已為吾王拜為大將軍,大將軍獻一策,在滎陽全力抵抗項王軍的同時,另出一軍行河水以北,向東繞擊項王側背,以減輕西楚軍對漢的壓力。可問題是,現在我等已無可用之兵了,新在徵募的壯卒未經戰陣編練,守城或可,卻

目錄
大秦的諸天征途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