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順流而下(第3/3 頁)
才壯觀呢。’
‘哦,我知道了,就是因為它,黃河水才變黃的。’
‘也不全是,等到了中下游,黃河一路上還要容納許多帶有黃沙的河流,尤其是那條叫作渭河的最大的支流,它的泥沙含量很高,它流入黃河水後,水就越來越黃了。’
我們的船隨水而下,過了一程,船下的兩水逐漸融合到了一起,水的顏色也略顯黃濁了。大禹見了,從包中取出那根金色的細針,對著它說了聲“長”。那根針一下子便伸長,進入了水中,大禹拿著它又向下用力刺了幾下,這才抽了出來,仔細檢視針上的泥沙痕跡。
他見針上的泥沙痕跡只有一米多深,這才鬆了口氣,對我笑道:‘原先我在這裡測的,也是這麼深。看來我們開積石山,水帶來的泥沙,並沒有在此過多的淤積,依現在的水流速度,一定能將洮河和黃河上游的泥沙帶走,這裡也就不易發生淤積了。’
聽到這裡,我問道:‘大禹哥,你這樣說,是不是這裡不會發洪水了?’
‘算是吧。只要這裡的山和上游的山,總是有草有樹的話,那麼草木的根,就能固定上面的泥沙,下雨時山上的泥沙就不會被衝到河裡,也就不會越積越多。黃河的水患,將不再重發。’
我聽了恍然大悟,隨即又問道:‘可是大禹哥,那下游不是還有不少河都帶泥沙嗎?這上面水急,可是下游水並不是很急啊!時間長了,下游會不會發洪水呢?’
大禹面上現出了一絲得意之色,只聽他笑著道:‘是這樣子的。之前我已經按照水勢和地形高度,先後鑿成了馬龍峽、寺溝峽,緊接著又鑿開了劉家峽、鹽鍋峽、八盤峽,疏通了河道,但是所開口子的大小,正好和水流的緩急有關。我有開山口子的大小,來控制水流的速度,讓河水總能保持一定的流速,讓水能將泥沙衝到海中,咱們這次順流而下,我用測水針測泥沙深淺,就是檢驗我開山控流的演算法對不對。一路行來,一直到海邊,如果泥沙的堆積厚度都差不多少,那我這活計也就算是基本上大功告成了。’
聽到這裡,我心中對大禹一絲不苟的工作態度和嚴謹坦實的治水精神充滿了敬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