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帝黨維新黔驢技窮 太后發動軍事政變(第2/6 頁)
—”他打起手勢:“先將朝鮮翻版成二臺灣,再把中國演變為大朝鮮!”
眼見對方許久無言以對,楊度又道:“再有,維新百日以來,宮中已有‘帝黨’和‘後黨’之分,而恰在後者心生惶恐、人人自危之際,堂而皇之邀來國讎出任當國首相,那豈不是在倒持泰阿、授人以柄!?”
“唉——!”梁啟超無可奈何地長嘆一聲,“開弓沒有回頭箭,看來咱兄弟倆不割袍斷義也得各行其道了。”
楊度一聽咬緊牙關拔腿就走,可當他將要邁出門檻時卻又踅回兩步抱拳道:“弟暫且別過了,兄一定保重!”
幾乎同時,在北京頤和園的樂壽堂一個不大的梳妝房內;一位臉上敷有膏體面膜、身著黃色綢睡袍的婦人,正閉目靜躺在雕龍刻鳳的黃花梨木的太妃床上。
“嘚嘚嘚……”門口忽然傳來有人疾步進入的聲響。——來人是一位長著憨厚圓臉、身穿正二品官服的高個子;是年49歲的他,全名索勒豁金??世續,表字伯軒,乃滿洲正黃旗人氏,其時擔任清廷總管內務府大臣兼工部左侍郎。
“起開!”隨著由遠而近的腳步聲嘎然而止,只聽那婦人開口說了這麼一聲。緊之,只見兩位宮女小心翼翼地將她臉上的面膜徐徐揭開,然後再用熱毛巾小心擦拭掉那些殘留的碎片和灰屑……
“有急奏章,化淡妝即可。”那婦人在宮女接續為她塗脂抹粉前又說一聲。
“嗻!”——兩位宮女立應聲。
時隔不久,隨著宮女和太監撒離,一張風韻猶存、容光煥發的老婦人臉龐便開始映入人們的眼簾。——她就是大清王朝的最高統治者——時年63歲的慈禧皇太后。
“啟稟太后,”世續呼嚷一聲,旋忙不迭地稟報道:“應皇上之邀,伊藤博文日前已抵天津,現在正和李鴻章(時任總理衙門上行走)舉行首次會晤。”
慈禧雙眼微睜:“那你估計,他倆都會談些啥呀?”
“我想,其議題恐怕早就被維新人士圈好了。”
“哦——?”慈禧為之瞠目道。
“因為早些天,他們就忙著大張旗鼓地放言:以現今如火如荼的維新諸事計,我大清應立馬拜他伊藤為當國首相!”
“那朝野上下對此又有何反響啊?”
“野廟間嘛,反應兩極且單一,褒者稱是其兩任日相而使明治維新大成,故今番前來不啻是傳經送寶;然貶者則斥維新派祭此,絕對是個‘扯虎皮拉大旗’的下下招。”
“哼,誰說不是!”慈禧嗤鼻道,“這將冒天下之大不韙!那——朝堂公廟呢?”
“朝堂公廟雖一度掀起軒然大波,但最終卻都以直隸按察使袁世凱的意見為意見。”
“嘻……”慈禧笑了,“他袁世凱早年在朝鮮時,就是這伊藤的冤家死對頭,此番一定很有自個的真知灼見吧?”
“太后聖明!”世續抱拳作揖道,“首先,他強調:這百日,皇上近期在維新派的極力鼓動下,幾乎天天發一道變法詔書或諭令,其中十天前(9月5日)就曾一口氣批閱過二十六奏章,並猛頒十五道諭旨;然而,最令人驚詫的是,他老袁讓人找幾冊日法文字一對照,竟發現維新諸君所擬之律法——無一不是大抄大搬人家的,而且很多條款還真真是一字無差。可如此一來,能——符合咱的國情嗎?其次就是——伊藤這次突然離職,且一經受邀就急著屁巔屁巔地跑過來,說不定事先早就已和那些個吃裡扒外的人暗通款曲套好招!”
慈禧應著聲:“我看這十有八九。”
“那是!最後,他老袁還篤定:伊藤今日和李中堂一見面,便先會急著表明自己極願來華履新的心跡;可一旦讓其狼子野心如願,那勢必陷我大清於萬劫不復!”
“袁世凱總是洞若觀火!早在大前年,他就曾上過一封有儲才、理財、練兵、交涉等數十條的《萬言陳》,而今又在天津練兵有成。這樣吧,事不宜遲,你這就擬旨下頒,從今日起拔擢他為工部位次於你的右侍郎,並須在五日內奉旨覲見。”
“嗻!”
……
就當天下午,世續又向慈禧稟報道:“太后,果然不出袁世凱所料,伊藤一跟李見面,即迫不及待地表明——他極願效法蘇秦張儀任我首相;所以,明早覲見皇上時必定會先表此願。”
“哼!”慈禧猛地哼哧一聲,“一旦這等豺狼真成我國首相,便可把我們的吏治、財力、兵力及輿情盡看光。如此,他們若要重演滲透、染指之能事,那豈不是更得心應手?而接續切搞顛覆的話,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