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議和大臣形同俘虜 革命領袖怒斥清廷(第4/6 頁)
“我們再來看看‘朕’是怎樣卸責和責怪臣民的!就王公大臣而言,其不是在於:兩宮本是要自殺以謝天下的,但就是因為那些個王公大臣連夜將我們——”他舉起指示杆指向《罪己詔》,“‘勉強扶掖而出,於槍林炮雨中倉皇西狩’出宮,才最終自殺不成而只好向天下的子民們謝罪!……就地方官吏而言,其不是在於:民眾與外國傳教士所引起的衝突,根子全是‘地方官有所偏之故也’,而義和拳趁機鬧事,也主要緣於地方官吏‘平日辦理不善,以致一朝猝發……不可遏抑’!全忘了,時墨跡未乾的《宣戰詔書》(同時杆指)曾嚴令各省督撫將義民‘招整合團借御外辱’!當然,庶民們也一樣脫不了干係!因為‘百姓皆畏兵而愛匪’,故而‘匪勢由此大熾,匪黨愈聚愈多’!那麼,禍首又在哪兒呢?還是那些個該死的王公大臣們!”
“這又怎講呀?”有人大聲道。
“你就是不問,我自己也會往下講!”
“哈……”——眾人報以歡笑。
接著,孫中山又邊指點邊念道:
我皇太后垂簾訓政,將及四十年。朕躬仰承慈誨、夙昔睦鄰保教。……當使館被圍之際,屢次諭令總理衙門大臣前往禁止攻擊並至各使館會晤慰問,乃因槍炮互施,竟至無人敢往、紛紜擾攘、莫可究詰。
“這也就是說,最可惡的——當是那些個‘迂謬無知’的王公大臣們!因為千錯萬錯就錯在他們偏信邪說煽誘,且欺君罔上,才最終導致‘數萬亂民……浸成尾大不掉之勢’!而這又很容易讓人想起崇禎皇帝上吊前在遺詔上寫的那句話:‘皆諸臣誤朕也!’”
“對!”“哈……”——眾人先應後笑。
孫中山接著端杯喝下一口水,遂轉身將《宣戰詔書》反面掛上。——瞬時間,一幅名為《東南互保形勢圖》的彩繪地圖便映入人們的眼簾……
有頃,孫中山又面對聽眾款款說道:“據悉,西逃前夕的慈禧老妖,眼看京城不保,遂下密詔命令東南各省的總督、巡撫率所轄軍隊進京與義和拳一塊‘勤王’!然而,在為期一個月的時間裡,兩廣總督李鴻章、湖廣總督張之洞、兩江總督劉坤一、閩浙總督許應騤、浙江巡撫劉樹棠、安徽巡撫王之春和廣東巡撫德壽等東南各省的督撫們,不但以種種理由拒不奉詔,而且還聯合起來,與組成聯軍的八國駐滬領事簽下了《東南保護約款》和《保護上海城廂內外章程》。而按這兩份‘互不開戰協定’——”他迅即拿起指示杆指向地圖道:“除了上海租界由各國共同保護外,長江及蘇杭內地均歸各省督撫保護。——這也就是所謂的‘東南互保’!”
“先生,督撫們這樣做有什麼好處呀?”“是呀,先不說《宣戰詔書》的懲處,光是抗詔一項,按《大清律》那也得滿門抄斬呀!?”——有人先後站起大聲道。
孫中山又端杯喝下一口水,然後侃侃道:“這個嘛,兄弟的認識是——首先,他們有民心可用。若是兵燹四起,商人就非得倒大楣不可!有道是:‘生意是時局之生意。’只有市面形勢好,他們方可以大發利是,養尊處優。而庶民百姓那就更不用說了,只要是戰端一開,他們恐怕連一日兩餐(當時人們只吃中餐和晚餐)都指望不上!其次,他們有切身利害。因為一旦兵戎相見、社會動盪,當官的又怎麼好大撈特撈‘雪花銀’呢?最後,他們還有硬實力。大家周知,早在鎮壓太平天國的中期,清廷就已國庫枯竭,而正是隨後允許各省自行籌錢籌糧搞‘團練’4;使得如今督撫實掌著當地兵權和財權,他們倘若反目,是完全有本事讓老妖坐蠟的!再有就是——如若戰事沒完沒了,洋商也同樣受不了。例如,英國外交大臣在國會接受議員的質詢時,就曾直接拿出滙豐銀行當時寫信給英國外交部的信,並著重念信中的這樣一句話:”他隨即定睛手上的資料夾開念道:
英國在上海的貨物和財產的價值估計有數百萬英鎊……如果上海遭到破壞,或即便是遭到部分破壞……對我們的很大一部分貿易界,將造成最嚴重的災難。
孫中山將頭抬高後又道:“其實,無從如期如數獲得賠款和關稅,或喪失先前在華髮放的貸款本息,才更是洋人最為惶恐的。因為如此一來,不光是對他們上千萬英鎊的對華貿易帶來大災難,更會給其財政、金融,乃至整個國家經濟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所以,對他們來說,再沒有什麼要比先將一個甘願充當傀儡的朝廷保全下來,更令其省事放心的了。要不然,他們的遠征軍再怎麼船堅炮利,也必然會因戰事拉長,而在產生孫子兵法和諸葛孔明的大地上一敗塗地!所以,最後慈禧老妖——(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