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去往崆峒(第2/3 頁)
方士把一個孩子帶過去,交給黃大師,讓他學點本領,將來好為國出力。”
修行人問:“這孩子是……”
李都尉說:“不瞞你說,他是我的養子,父母在隴山郡破城後親人失散,他僥倖逃到這裡,我收養了他。這孩子機靈,時個可造只人。”
修行人明白了:“都尉仁義,在下敬佩。這沒什麼說的,正好一路上互相陪伴,放心好了。”
,!
一夜過後,太陽從東面的山頭升起,晨輝灑在地上一片燦爛。
公孫袤挎著一隻包袱,手裡牽著雁兒。遠處的木屋那邊,明惠站在柵欄大門外目送,身邊是朵兒,還有倪裳。
李都尉和修行人走在前面邊走邊聊。
那邊雁兒拽著公孫袤的手問:“哥哥,你還回來嗎?”
公孫袤疼愛地撫摸著湫兒的頭髮回應說:“當然,朝那是我的家,這裡有爹孃還有姐姐和妹妹,我肯定要回來的。”
那邊修行人與李都尉互相施禮,就此告別。接著,李都尉把戴在胸前的一枚狼牙做的佩飾物掛在公孫袤脖子上,“就讓著枚狼牙陪你遠行吧。”
公孫袤躬身行禮,而後跟隨修行人漸漸走遠。
雁兒在身後喊:“哥哥,你要早點回來看我。”
公孫袤迴轉,揮手,一點點消失在層疊的大山深處。
山野,淡雲拂過,山色空濛,一條孤零零的小路伸向極目的遠方。
在路的盡頭,一座寶剎坐臥在茫茫群山中。山門和庭院裡的寶剎,都是木質茅草頂,根根草葉在風中擺動。大門的門楣上,書有“西來第一峰”。往裡進入,在右側的臺子上矗立一塊巨石,刻有“崆峒山”三字樣。 這裡因軒轅黃帝問道於廣成子,因此被稱為道家第一聖山。
自來到崆峒山後,每天一早,在後山的一塊平地上,黃方士在給公孫袤教學棍術。一根很普通的長棍,被黃方士左邊打、揭、劈、蓋,右邊壓、掃、穿、託、挑,舞得很是得心應手,這讓公孫袤看得眼花繚亂。
黃方士邊示範邊口授:“棍術要求手臂圓熱,梢把兼用,身棍合一,力透棍梢,更要果斷,表現勇猛、快速,‘棍打一大片’就是棍術最鮮明的特點。這些尤為重要,一定要記住。”
公孫袤模仿,點頭應用。
一番風雨,一體汗水,在練武中公孫袤長高了,身子骨也愈發結實強壯。
習武是個苦累活,不管師父在不在身邊,公孫袤從不偷懶,有時還自己加大練習,不懈怠,一招一式,練得認真刻苦。遠處觀察的黃方士點頭讚許,是個好後生,堪當大任。
閒暇時間,公孫袤不由會時常想起朝那牧場,那兒的山,那兒的水,更有那兒的人,令他思念,那是他至親的人啊!不時,他會從懷裡摸出那枚狼牙配飾來端詳一陣,想起爹孃,好似看見雁兒美好的面容。
同樣,遠方的親人,也在牽掛思念著他。木屋的屋簷下,母女三人坐在一起拉話,為孃的說:“這袤兒走了有多久了?”
朵兒說:“娘,有大半年了。”
雁兒說:“娘,我想哥哥了。”
明惠說:“娘也想他了。”
歲月流逝,季節在變換,又是樹葉變黃,紛紛墜落。公孫袤練武騰空,捲起樹葉紛紛飛旋漫舞。他彷彿聽見雁兒用洞簫在吹奏悠揚的《湫水謠》——那草地就像綠色的氈毯,鋪滿了山巒,鋪滿了大地。牧場的馬兒如潮水般湧來,蹄聲如雷。跟在馬群后面的牧人們揮舞著馬鞭吆喝,聲音高亢、嘹亮,英武矯健的李都尉揮動皮鞭縱馬馳騁……。公孫袤在幻想中似乎看見雁兒在花叢中奔跑,玩耍,還有倪裳嬸子在草地上起舞,趙成紀大爹和明惠母親、朵兒姐席地而坐,欣賞那美妙的曼舞,雁兒跟隨倪裳的後面,學得一板一眼,像那麼回事……
常常,雁兒站在牧場營地大門外的高臺上了望,彎曲的大路盡頭是她袤哥哥走去的方向。
有路過的人問:“雁兒,又在瞭望你哥哥呢?”
雁兒也沒不好意思:“對呀。我在等我哥哥回來。”
那人打趣:“等以後你長大了怕是要嫁給他了。”
雁兒直言:“那又咋樣,不行嗎?”
路人笑她:“羞、羞、羞。”
雁兒噘嘴:“不和你說了。”
天氣好的時候,暖洋洋的,河水泛著水花流淌,有小魚兒擺尾遊弋。倪裳在洗衣服。亭亭玉立的雁兒唱著歌,旋轉步子,也輕盈而來。
倪裳誇獎:“真好。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