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穿越到戰國,誰說天下苦秦久矣 > 第184章 薪火相傳

第184章 薪火相傳(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從質子到千古一帝萌學園的保命日常葉羅麗:開局截胡白光瑩崩壞:成為梅比烏斯的妹妹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斬神:林七夜竟是我基友!太子的位置給養子?朕不忍了大明輩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綜穿之配角不按照劇情走有獸焉:玄暉亂世村長,我能召喚歷史名將綜漫:技能越來越離譜萌學園之我替代了預言書當司馬懿穿越北宋,誤上梁山之後往事塵埃中的故事斬神:守夜人總教官,開局就無敵苟到最後,我成了一方雄主跟史上最穩太子搶皇位?我不幹!哈哈大漢那些事兒鬼滅繼國家的第三子

鄭國站在臺前,目光掃過下面熟悉的面孔,心中感慨萬千。

三年前,他們中的許多人還只是普通工匠,如今已成長為獨當一面的工程師。

更令人欣慰的是,他們不僅掌握了技術,還培養出了新一代的年輕工匠。

\"今天召集大家來,是要把這些年的經驗好好總結。\"鄭國開門見山地說,

\"修建水渠不僅是為了眼前,更是為秦國儲備技術和人才。這三年來,我們不僅改變了這片土地,更培養了一批批技術人才。\"

第一個發言的是負責渠首工程的老周。

這位年過半百的老工匠走上講臺,展開一卷工程圖紙。

\"說起經驗,最重要的就是因地制宜。\"老周指著圖紙說,

\"比如渠首這段,地形複雜,我們採用了分級設計。

每一級水閘都經過精確計算,既保證供水,又防止沖刷。

這些技術現在都被整理成教材,在工匠學堂教給年輕人。\"

\"這個設計很有特點。\"鄭國補充道,\"經過實踐檢驗,現在已經成為了標準工法。\"

\"對,就是梯級引水法。\"老周笑著說,

\"現在其他工段也都用上了。最遠的工地還結合當地地形對這方法做了改良,效果更好。看來我們這些老傢伙也要與時俱進啊!\"

接著發言的是防滲技術的張師傅。

他帶來了一套完整的材料配比記錄,每頁都寫得工整。

\"防滲是整個工程的關鍵。\"張師傅說,

\"我們發現,光靠夯實還不夠,還要講究材料配比。泥土、砂石、石灰的比例稍有差異,效果就大不同。\"

\"對。\"

\"這套配比方法已寫進技術手冊,在其他水利工程中也能用。\"

各個工段的負責人輪流分享經驗。

有人講述如何在險峻山地開鑿渠道,有人分享管理工地的心得,還有人介紹培訓新手的方法。每個發言都引來熱烈討論。

秦天和范雎悄然來到會場後方。這些實踐經驗,比任何理論都珍貴。

\"陛下,這些工匠進步很大。\"范雎低聲說。

秦天點頭:\"這就是實踐的力量。他們不僅掌握技術,更學會了思考和創新。\"

臺上,一個年輕工匠正介紹他們開發的新工具。

一種改良版水平儀,可以更精確地測量渠道坡度。

\"好!\"

\"看來年輕人也有創造。這個想法很實用,讓學堂的學生都學學。\"

\"我們要把這些經驗編成教材。\"

\"這不僅是技術傳承,更是為秦國儲備人才。\"

\"不錯,還要配上詳細的圖解。\"年過半百的木匠張老提議,\"我發現畫張圖,能頂千言萬語。\"

一旁的鐵匠李師傅接過話頭:\"最關鍵的是要多加實踐環節。這些年,我帶過不少學徒,光說不練是不行的。\"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各抒己見。

這些建議都來自多年的教學經驗,每一條都彌足珍貴。書記官們在一旁認真記錄,生怕遺漏任何細節。

夜幕降臨時,秦天來到了大堂。

看著堂內熱火朝天的景象,他的眼中閃爍著欣慰的光芒。

\"諸位的進步,讓寡人感到欣慰。\"秦天環視眾人說道,

\"但這只是開始。秦國的發展需要更多人才,需要你們培養更多能工巧匠。

這三年,我們不僅修成了貫通南北的水渠,更重要的是培養和儲備了大批人才。這才是最大的收穫。\"

秦天的話語鏗鏘有力,令在座的工匠們熱血沸騰。

眾人紛紛表態,要為秦國的發展貢獻更大力量。

夜深了,大堂內的燈火依然明亮。

工匠們分成小組,有的整理教學心得,有的編撰圖解,有的完善實踐課程。

這些凝聚著智慧的教材,將成為秦國發展的重要財富。

三個月後的一個秋日清晨,朝陽灑在工匠學堂的考場上。

新一批學員正在進行結業考核,考場分為機關、木工、鑄造等不同區域,每個區域都在測試相應的技能。

總教習鄭國和幾位老師傅坐在考官席上,認真觀察著每一個考生的表現。

經驗豐富的老周不時在紙上記錄,時而皺

目錄
末世移動城堡東京:從巫女大姐姐開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