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節(第2/4 頁)
她回來向孃家借醫藥費,奶奶是一毛不拔,父親偷偷給她塞了四百多塊私房錢。倒是在家待產的梅香聽說她女兒要錢救命,追到村口給她塞了一千塊錢,那可是九十年代中期,是梅香和丈夫外出打工半年的積蓄。
&esp;&esp;那真是救命錢,鳳寧雖然後來加倍償還了這筆錢,還幫助梅香兩口子在南安辦了一家燈籠材料廠。但這份恩情鳳寧永世也不會忘記,她很感激有這麼一個難能可貴的朋友。
&esp;&esp;“梅香!”鳳寧高興地揮手跟她打招呼,“你也去挖筍嗎?”
&esp;&esp;梅香興沖沖跑過來:“對啊,我們一起吧。”
&esp;&esp;“好!”
&esp;&esp;梅香走近了,湊到鳳寧耳邊壓低了聲音:“我聽見你奶奶罵你了,又為的什麼事?”
&esp;&esp;鳳寧說:“老太太發癲呢,自己踹門摔了一跤,怪我開門開的。”
&esp;&esp;“你奶奶的嗓門真大,每次一罵人,我都心驚肉跳的。真是苦了你們。”梅香感慨地說。
&esp;&esp;“不說她了。你挖筍做什麼?我打算挖筍子去街上賣,你呢?”鳳寧說。
&esp;&esp;梅香眼睛發亮:“那我們一起啊。我想買點毛線織件毛衣。”
&esp;&esp;“你可真行,學會織毛衣了。我去南安賣,你去嗎?那邊筍子價格應該好點。”鳳寧說。
&esp;&esp;梅香一聽,趕緊說:“我跟你一起去,我還沒去過南安呢。南安的毛線肯定更便宜,顏色也更漂亮。”
&esp;&esp;“好啊。那明天要早點起,走路去的話起碼得三個小時。六七點上圩,咱們三點就得出發了。”鳳寧說。
&esp;&esp;梅香說:“我們可以騎我哥的腳踏車去。”
&esp;&esp;“那就省事了。”鳳寧對這個提議非常滿意,畢竟騎車可以節省很多時間。
&esp;&esp;兩人一路結伴上了山,到了自家的竹林,便開始尋找冬筍。
&esp;&esp;鳳寧已經很久沒挖過冬筍了,但從小鍛煉出來的眼力還在。今年雨水還可以,冬筍長得很肥,林間的土也比較鬆軟,好挖。鳳寧挖了半個下午,就挖了大半筐,挑挑揀揀,應該有個一二十斤。
&esp;&esp;梅香挖筍的經驗也比鳳寧豐富,幹體力活也比她厲害,挖得更多,而且品相要更好,很少有挖壞的。
&esp;&esp;兩個女孩匯合後,揹著冬筍回家。
&esp;&esp;梅香提議:“寧寧,回去我倆把明天能賣的都選出來放在一起吧,用蛇皮袋裝著。一起賣,賣完了錢平分。”
&esp;&esp;鳳寧說:“那怎麼行,你的比我的多,平分你就吃虧了。”
&esp;&esp;梅香說:“那能多多少,我也沒去過市裡,去哪兒賣都不知道。再說還要你帶我去買毛線呢。”
&esp;&esp;“那行吧。”鳳寧沒再拒絕,決定明天看情況再定。
&esp;&esp;回家後,她們將筍子挑選出來稱了一下,竟有四十多斤。聽說市裡的冬筍能賣三四毛一斤,要是都能賣掉,可以得十來塊錢。
&esp;&esp;選完筍子,梅香回家跟她哥借車去了。
&esp;&esp;鳳寧洗手做飯,發現水缸裡沒水了,便挑著兩個大木桶去村口的水井挑水。這個點準備做飯的人多,井邊打水的人排著隊,鳳寧看著那些陌生又熟悉的鄰居,有些都忘記要怎麼稱呼了,便只好笑笑算是打了招呼,免得叫錯。
&esp;&esp;“寧寧,怎麼你來挑水,你爸呢?”隔壁鄰居胡金花親熱地跟鳳寧說話。
&esp;&esp;“我爸沒在家,幹活還沒回呢。”鳳寧說。
&esp;&esp;胡金花接著說:“早上我看見羅米香上你家去了,是不是有什麼好事?”
&esp;&esp;鳳寧就知道村裡是藏不住秘密的,但也不知道該怎麼說:“沒什麼事。”
&esp;&esp;對方見她這樣掩飾,八卦心更濃了:“是不是給你說媒啊?”
&esp;&esp;鳳寧忙矢口否認:“不是。我才十六歲,怎麼可能給我說媒。”
&esp;&esp;“到你了,胡嬸!”後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