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節(第1/4 頁)
</dt>
&esp;&esp;曾長勝強忍著尷尬給馬老太診斷,說是摔到骨頭了,給她開了幾副自己熬的膏藥,說是照痛處貼下即可。
&esp;&esp;鳳寧正燒火做飯,鳳金寶來了:“寧寧,你去給你奶奶貼膏藥。用火燒一下,軟了之後撕開,給她貼上。”
&esp;&esp;鳳寧本來不想理會,但看著父親的眼神,便拍了拍手,站了起來:“爸你來燒飯吧,快好了。”
&esp;&esp;鳳寧順手從灶頭上拿了火柴,接過她爸遞來的膏藥,去了
&esp;&esp;馬老太房裡。
&esp;&esp;馬老太見到鳳寧,兇巴巴的:“你來幹什麼?把我的雞蛋還來。”
&esp;&esp;“貼膏藥,貼不貼?”鳳寧舉著手裡的膏藥問。
&esp;&esp;“不貼!”馬老太生氣地扭過臉。
&esp;&esp;鳳寧將膏藥扔在床頭:“那行,你自己貼吧。”
&esp;&esp;馬老太沒想到她真走,便說:“回來!給我貼上!”
&esp;&esp;鳳寧翻了個白眼,拿過膏藥,劃上火柴烤了烤半月狀的膏藥片子,待到軟下來,揭開兩個合在一起的半月,變成一個圓形的膏藥,給馬老太貼在尾椎骨上。馬老太痛得一邊叫喚一邊罵她。
&esp;&esp;鳳寧貼好藥,將被子一拉,蓋住她:“你這麼罵我,我還給你貼膏藥,你就知足吧,像你這樣惡毒的老太太我也就見過你這麼一個。給自己積點德吧!”
&esp;&esp;這老太太壽命長,活到八十六歲才過世,當時眼也瞎了,身邊一個親人都沒有,死了兩天才被人發現,不知道算不算報應。
&esp;&esp; 挖筍 中午吃鳳金寶上午挖回來的冬筍,鳳寧一邊剝筍衣一邊問:“這筍子個頭不小。爸,今年山上冬筍多嗎?”
&esp;&esp;“不少。去年少,今年比較多。”鳳金寶一邊剝筍子一邊答。
&esp;&esp;“冬筍現在賣什麼價?”鳳寧問。
&esp;&esp;鳳金寶搖頭:“不知道。我從來沒賣過。”
&esp;&esp;鳳寧知道他爸內向怕羞,從不上街賣東西,便不再追問。她心裡有了盤算,等吃完飯,便揹著揹簍和鋤頭上了山。
&esp;&esp;他們這裡是竹鄉,漫山遍野都是竹子,連綿成海,家家戶戶都有劃分的竹林。都說靠山吃山,但鳳金寶不會做竹編,他只會種地,這點他不如鳳寧媽,鳳寧的外婆不止一次說過鳳金寶就像竹子,外表光鮮,肚子裡是空的。
&esp;&esp;鳳寧知道,她媽當初嫁給她爸,也是看中他長得帥,人老實可靠。結果老實是真的,卻一點都不可靠,完全就是個軟弱無能的男人。
&esp;&esp;她家的竹子分兩種:一種是毛竹,毛竹是單根生長的,一長一大片,竹竿粗壯,用途廣泛,可以做竹編,也可以做傢俱甚至做建材。不過毛竹做的竹編都是比較粗笨的器物,比如涼蓆、筲箕、竹筐等。鳳寧今天要挖的冬筍,就是毛竹的筍子。
&esp;&esp;還有一種是慈竹,慈竹是叢生的,慈竹筆挺勻稱,外表光滑,節間很長,韌性遠勝毛竹,竹片易分層,通常比較精細的竹編都是用慈竹製作的。母親做竹編就用慈竹,鳳寧做燈籠也用它。
&esp;&esp;鳳寧先去看了慈竹,慈竹一叢一叢的,大部分都筆挺俊直,也有一些枝葉太過茂盛,竹稍被壓得彎了下去,但也不太影響竹子的用途,只要節間長度足夠,年份適合,都是鳳寧可以取用的物件。
&esp;&esp;做燈籠的竹子,太老了韌性差,容易斷裂,太嫩了不夠硬,不易於儲存,通常都是選用3-6齡的竹子。
&esp;&esp;她在能用的竹子上刻上一道劃痕做記號,突然聽見有人叫她名字:“鳳寧!你也去挖筍嗎?”
&esp;&esp;鳳寧循聲扭頭,一個面色紅潤身材略胖的圓臉姑娘朝自己小跑而來,是從小一起長大的夥伴梅香,她也揹著揹簍,扛著鋤頭。
&esp;&esp;梅香上完小學就被叫回去帶弟弟妹妹,鳳寧卻因為母親的堅持上到了高中,她從前總覺得梅香可憐,沒想到最可憐的竟是自己。
&esp;&esp;上輩子,女兒雯雯被張玉剛重傷住院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