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子(第1/4 頁)
雲霧在山林深處凝結成雨,滴落在早已腐朽的溜索橋上。和老三抬頭看著這座橫跨峽谷的古老吊橋,木板上還殘留著馬幫時期的鐵釘和馬蹄印。
他身後的李根和阿德都是經驗豐富的老藥工,此刻卻都沉默不語。
“這條道兒,怕是有幾十年沒人走過了。”和老三輕聲說,目光掃過吊橋下望不見底的深淵。
峽谷中霧氣湧動,發出低沉的嗚咽聲。
李根把揹筐往上提了提,眯著眼打量遠處。他二十年前就跟著家裡人採藥,還沒見過這麼偏僻的路。
阿德則悄悄扯下一小塊朽木,木頭內裡是黑的,散發著淡淡的黴味。他問:“這橋能行嗎?都廢了幾十年了。”
阿德是三人裡年齡最小的,不到三十歲。年輕力壯,平日裡最愛去各種地方冒險,這躺出來是要去採靈芝,不僅能深入原始叢林,還能掙大錢,他就跟來了。
風雨晦冥,雷電交加,正是靈芝“三秀”繁殖的必要條件。
這種雷靈芝據說有起死回生,延年益壽的奇效,能賣到天價。這片區域不僅盛產重樓、天麻、鐵皮石斛,有傳言說在更深處的原始森林裡,就藏著這種雷靈芝。
三人預謀了好幾天,找了個儘量好的天氣,一大早就揹著竹筐出發了。先是火車,又是公交車,到了鎮上又搭了個三輪車,最後徒步走了好幾公里才來的。
來都來了,和老三率先踏上吊橋,囑咐道:“小心點,都扶穩了啊。”
朽木在腳下發出不堪重負的呻吟,鐵鏈隨著腳步哀鳴作響。
李根跟在後面,感覺每一步都踩在溼黴的棉花上,阿德則數著腳下的木板,試圖分散注意力。
戰戰兢兢穿過吊橋後,又走了一段土路,進了一個山洞。
蒼白的燈光照在洞壁上,映出許多歪歪扭扭的刻痕。那些像是某種警示,卻因年代久遠而模糊不清。
“這些都是以前的馬幫留下的......”和老三的聲音突然頓住。
前面的路斷了。
一道湍急的山澗橫亙在眼前,岸邊還留著幾根生鏽的鐵樁,繫著一根粗大的鋼索——這是一個老溜索。
和老三說這是唯一的過路方式,可李根分明看見他的手在發抖。
但別無選擇。
阿德找來一段粗布,掛在鋼索上試了試,看起來還能用。
一個接一個滑了過去。
當他們終於踏上實地時,心中都舒了一口氣,要不說“大地母親”呢,人還是雙腳站在地上,待在母親的懷抱裡,最踏實。
過了橋,又是一段山道,道旁是雜草,往下是江水。
這條路是在巖體中掏出來的,因此地面坑窪不說,還非常窄,高低也不平。
馬根個子高,得低著頭走才能避免碰到。
不過有個好處就是,人在山體下,可以躲掉一部分雨水,阿德把帽子摘下去,從包裡拿出替換的手電,打量著四周:“三哥,這段路是茶馬古道吧。”
茶馬古道,就像聞名中外的絲綢之路一樣,是一條延續千年的商路,以茶葉和馬匹為主要交易內容,以馬幫為主要運輸工具。
隨著時代的發展,馬幫的運輸方式逐漸被淘汰,茶馬古道也慢慢消失了,只在一些偏遠奇險地段還留存至今。
“先去前面那個山洞歇歇。”和老三指著不遠處一個巖洞喊道。
這種巖洞在山道上隨處可見,是江水沖刷形成的。
進山洞後,和老三和馬根甩了甩身上的水,坐地上抽菸,阿德卻跟打了雞血一樣,拿著手電筒照來照去:“三叔,這洞是以前馬幫歇腳的地方吧。”
洞壁上還能看到些許被煙火燻黑的痕跡,想必曾經有不少馬幫客商在此避雨歇腳。
和老三看著眼前的煙霧點了點頭:“是啊,一晃幾十年就過去了,都變了。”
雨勢不減反增,馬根猛吸完最後一口煙,站起身踩滅菸頭,也跟著阿德往洞內深處走去。
這是一條古老的驛道支線,潮溼的石壁上依稀可見馬蹄鐵的痕跡。
兩人七拐八拐後,前方豁然開朗,雨水順著山壁流淌,這邊的雨好像比那邊的小,洞口水簾是薄薄的,水簾後是一片黑壓壓的森林。
兩人同時舉起手電筒照著,這裡的樹都格外粗壯,樹間藤曼密佈,樹幹上爬滿了青苔。
阿德心想:這裡的一草一木都是他祖宗的祖宗。
邊上的和老三不知道什麼時候過來的,奇道:“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