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南北定計計懸蜀郡 上下交心心憂建康(第4/5 頁)
這封彈劾奏表可謂是意料之外。
皇帝開啟瞧了瞧,甚為驚訝。
“你等所奏,可有憑據?”
“回陛下,丹陽尹韋懷文自從上任後便怠於政務,終日奢靡享樂,魚肉地方百姓。”
“他在江寧、丹楊、永世三縣大肆征斂,諸縣官吏皆可作證!”
“只因韋懷文位高權重,丹陽郡縣官吏皆懼怕不已,故而遲遲不敢上奏。”
“尚書省奉命到京畿周遭巡查,見丹陽各縣百姓苦不堪言,故而深入查訪,才得到了證據。”
“還望陛下明鑑鏡察!”
皇帝捋著鬍鬚還是不敢相信。
“三福,你速速帶人去丹陽,傳丹陽尹見駕。”
“是!”
於是俞三福和裴淵明率領一眾侍衛,於傍晚時分,將韋懷文帶進了宮。
韋懷文已消瘦了不少,也不知道是因為喝酒傷了身還是發了什麼病。
見皇帝不作聲,韋懷文便再次叩首。
“罪臣......韋懷文,叩見陛下!”
皇帝這才緩緩抬起來頭。
揚手示意,左右見狀便退了出去。
“懷文是開國縣侯,食邑千戶,夫人王氏乃世家大族,皆為富貴門戶。”
“可這彈劾奏報上,說你橫徵暴斂、魚肉百姓!”
“難道你府上......真有如此窘迫嗎?”
韋懷文聽後搖了搖頭。
“陛下,罪臣於縣內征斂,實為迫不得已。”
“迫不得已?”
“呵,呵呵呵......”
皇帝一陣苦笑。
而後拿起參奏韋懷文的那封奏摺看了看。
“那你就說說,是如何迫不得已!”
“陛下,此事還要從......上任丹陽尹說起。”
韋懷文低頭拱手,沒再直視。
“朕聽著呢!”
皇帝皺了皺眉,瞥了他一眼。
“陛下,自從晉安王上任丹陽尹,為修建府宅,耗費了府庫中大量調稅物資。”
“不僅如此,他還私自立下諸多名目,在溧陽、句容、湖熟三縣額外徵了數十萬錢糧。”
“我已查實,那些錢糧並未留在府庫,而是充當了晉安王府宅修葺和開銷花費。”
“當下溧陽、句容、湖熟三縣,百姓生活甚為貧苦。”
“值此深秋,稼穡雖有收穫,但因上繳調稅而欠下了大戶諸多銀錢。”
“而百姓所收糧食被拿去抵債不說,就連日常吃用都成了難題。”
“臣記得在郢州救災時蕭辰說過,取富濟貧,才能共渡難關,消除民怨。”
“臣胸中無甚才學,但深知百姓遭受危難,為官者自當傾力救助。”
“故而私自徵了江寧、丹楊、永世三縣糧食,想著接濟溧陽、句容、湖熟百姓。”
“可還沒等到糧食撥出去,就被尚書、中書二省巡查到了。”
“臣先斬後奏,乃是大罪。”
“還請陛下重重責罰!”
韋懷文再次叩首。
空氣中有瀰漫著兩種味道,一個是韋懷文為了皇族顏面捨身犯險的忠心不二之意;另一個是晉安王為了滿足私慾橫徵暴斂的揮霍無度之心,捎帶著皇帝,本以為罷免了晉安王的丹陽尹,叫停了他那座府宅工程也就沒什麼了。殊不知這背後竟然留了這麼大的窟窿!
“起來吧。”
皇帝低聲說道。
“你擅自做主,大行征斂,失了三縣民心,的確有罪。”
“但征斂所得,並不是為了你自己,這倒是如朕所料啊。”
“你說說吧,朕該如何罰你?”
韋懷文愣了愣神兒。
早就想到了有今日,只不過取富濟貧,還沒有落到實處罷了。
“臣知罪,理應革去丹陽尹一職,由宗正府收回陛下封賞縣侯爵位,再將所徵糧食如數歸還各縣。”
“臣被削去食祿乃是理所應當,只不過......”
“恩?”
“只不過如此一來,那些百姓就沒有糧食可以接濟了。”
“還望陛下......妥善安排。”
皇帝聽後搖了搖頭,起身來到了韋懷文面前。
“你啊......”
“都已經自身難保了,還想著那些百姓。”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