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歧(第1/3 頁)
</dt>
&esp;&esp;紅樓酒店的大廳里人群熙熙攘攘,全國化學競賽決賽的前五十名選手齊聚一堂,準備開啟他們為期叄周的國家隊集訓。各地的頂尖選手匯聚於此,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帶著一份自信和野心——這是屬於年輕化學天才們的角逐場,也是各校、各省真正強者的集中對決。
&esp;&esp;然而,在所有目光交匯的地方,有一個名字頻頻被提起,那就是陳越。
&esp;&esp;不僅是全國第一,還以超出第二名近十分的壓倒性優勢奪得了決賽的桂冠。
&esp;&esp;“陳越在哪兒?”“就是之前國決的第一嗎?”“甩第二名那麼多分,這也太誇張了吧!”酒店的簽到處,類似的低聲議論如潮水般此起彼伏,許多人試圖在人群中找到這位狀元的身影。
&esp;&esp;而話題中心的主人公,穿著一件深色的運動外套,推著一個不大的行李箱,步履從容地走進了大廳。他的身旁是同校的徐鉑森和何詩陽,目光始終沒有因為四周的喧鬧而有所波動。他的神態冷靜自若,不緊不慢地走向簽到處。
&esp;&esp;“那個是陳越!”有人低聲驚歎,看向他的目光帶著敬佩和好奇。
&esp;&esp;“越神,你現在可是真正的明星人物了。”身旁的徐鉑森湊過來,笑著壓低聲音道,“我剛才看見好幾個人盯著你,眼神裡全是崇拜。”
&esp;&esp;陳越聞言轉過頭,無奈地笑了笑,只說了一句:“別一天天淨關注這些。”
&esp;&esp;“你啊。”徐鉑森無奈地搖了搖頭,“你這性格不吃虧都難。”
&esp;&esp;陳越沒有接話,將簽到表簽完後便轉身走向電梯,彷彿那些目光從未落在他身上一般。他一向如此,無論是比賽還是日常,與人交談時總是帶著一種剋制的距離感。不主動,也不迴避,對他來說,自己要做的只是專注於化學本身。
&esp;&esp;但他的冷靜並不意味著冷漠。相反,選手中有很多人因此對他產生了更深的敬意。因為他從不以光環壓人,從不炫耀自己的成績,只是以一種自然而然的氣場讓人感到可靠。
&esp;&esp;集訓的第二天,班長競選的環節被安排在晚上的班會中。五十名選手坐在教室裡,被主辦方星城大學的老師告知,“班長將協助老師組織集訓中的活動,協調隊員間的事務,希望有意向的同學積極報名參加。”
&esp;&esp;聽到這句話時,陳越的眉頭輕輕皺了皺。他並不喜歡這種競爭氛圍,更不希望過度關注那些與專業無關的環節。但他的腦海中,浮現了李旻臨行前對他的叮囑。
&esp;&esp;“阿越,這次的集訓,選手的互相投票結果也是很重要的部分。你得主動一些,比如競選班長,爭取在這個集體裡有更多的影響力。”她說這話時的神態還歷歷在目,“無論結果如何,競選本身就很重要。”
&esp;&esp;陳越明白李旻的用意。他從來不是那種主動爭取注意力的人,但他也知道,集訓不僅僅是個人的較量。投票這一環節,在某種程度上也決定了選手們對彼此的認同和信賴,而這些,將直接影響國家隊的組建。
&esp;&esp;當老師詢問“還有沒有人願意競選班長”時,陳越緩緩舉起了手。他站起身,步伐穩健地走向講臺,目光掃過臺下那些安靜的面孔。
&esp;&esp;“大家好,我是來自星城中學的陳越。”他聲音平穩清晰,不高不低,卻足以讓每個人聽清,“我想很多人可能知道,我在決賽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今天,我是以一個普通選手的身份站在這裡。”
&esp;&esp;他頓了頓,繼續說道:“在過去的學習生涯中,我擔任班級體育委員叄年,也帶領過班級在排球賽上取得過不錯的成績。我理解一個集體需要怎樣的合作,也清楚班長的責任是什麼。如果大家願意,我會盡力為集訓隊服務,為這個叄周的集體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esp;&esp;他的發言簡單直接,沒有過多煽動性的語言,卻充滿了真誠與穩重。臺下有人鼓掌,也有人在低聲議論。他的成績足以讓人印象深刻,而他的冷靜則讓人對他充滿信任。
&esp;&esp;然而,當投票開始時,陳越卻將自己的那張選票填上了鄰校雅信中學的汪澤雨。
&esp;&esp;汪澤雨的性格比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