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110節(第3/3 頁)
不平,海船興建耗費極大,臣願拿出一萬兩,以資海船,靖我大明海域。”
&esp;&esp;朱耿連忙走出,跪拜附和道:“臣也願拿出一萬兩,願朝廷多造海船,護衛沿海子民。”
&esp;&esp;遼王朱植、珉王朱耿的話,讓其他藩王不由震驚不已。
&esp;&esp;王爺雖然俸祿豐厚,每年一萬石,但摺合銀兩也不過五六千兩,平日裡還得養著護衛若干人,太監若干人,侍女若干人,雜役若干人,嗯,還有妾若干人。
&esp;&esp;便是日常王爺、王妃吃個飯,一天最低也得十兩銀子吧,這就多少花銷了?
&esp;&esp;孩子營養品不買嗎?
&esp;&esp;上學不交學費嗎?
&esp;&esp;生病不花錢嗎?
&esp;&esp;偶爾過個節,總要購置點東西,打賞個下人吧。
&esp;&esp;林林總總,一年過得很是拮据。
&esp;&esp;若不是平日裡多佔地、多受賄、多撈好處,日子誰能過滋潤了?
&esp;&esp;原以為遼王、珉王被收回封地,沒了產出,只靠著俸祿吃飯,他們應該過得緊巴巴,府裡都揭不開鍋才對。
&esp;&esp;可誰能想到,這兩位不僅沒有窮困潦倒,還成了小富豪,出手便是一萬兩白銀!
&esp;&esp;在座的王爺雖然有些家底,但誰能有如此魄力,輕鬆獻上萬兩白銀?
&esp;&esp;看來二王經商,並非是為皇上所迫,而是真心從商!
&esp;&esp;商人之利,竟是如此巨大?
&esp;&esp;在座的其他王爺不由心動。
&esp;&esp;朱桂將眾人的表情盡收眼底,起身走了出來,道:“願皇上收回臣屬封地,恩准臣下從商。呵呵,皇上,臣也想大富大貴,還請皇上莫要拒絕啊。”
&esp;&esp;其他藩王有些吃驚,但也不想踏出這一步。
&esp;&esp;朱桂決定從商的心思是強烈的,比其他藩王更為強烈。
&esp;&esp;無他,朱桂就藩之地是大同。
&esp;&esp;大同自古以來便是極為重要的軍事重鎮與戰略要地,為兵家必爭之地。
&esp;&esp;北魏時期,便以大同為國都,有著“三面臨邊,最號要害。東連上谷,南達並恆,西界黃河,北控沙漠。實京師之藩屏,中原之保障”的說法。
&esp;&esp;明代九邊之地,其中之首要,便是大同!
&esp;&esp;按理說,代王朱桂待在大同,應該還不錯,吃飽了之後,可以上馬出關,找蒙古人摔摔跤,鍛鍊鍛鍊體魄,順帶弘揚下體育文化。
&esp;&esp;可問題是,現在的大同朱桂說了不算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