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151節(第2/3 頁)
古今古今今古,古今古今古古今。”
&esp;&esp;景清也是文人,自然明白這種對聯的意思,字面意思為:
&esp;&esp;今天過去了,就成了歷史,歷史延續下來,也便是今天。
&esp;&esp;可景清品來品去,總感覺這個對聯的隱含意思是:
&esp;&esp;你今天如此對我,改日我便如此對你。
&esp;&esp;再配上橫批:走著瞧。
&esp;&esp;這樣理解起來,才更符合“古今今古”四個字。
&esp;&esp;景清搖了搖腦袋,自己可能是太累了,好好的一個對聯,怎就亂想,糟蹋了那份今古意境。
&esp;&esp;鬱新沉默了會,面色凝重地說道:“看來在這定遠城裡,還有一位古今先生,把吳才茂提過來問話吧,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
&esp;&esp;“大人,不好了。”
&esp;&esp;一名護衛匆匆跑入大堂。
&esp;&esp;“發生了何事?”
&esp;&esp;鬱新冷聲問道。
&esp;&esp;“吳茂才死在了地牢裡。”
&esp;&esp;護衛連忙說道。
&esp;&esp;鬱新瞪大眼,難以置信地看著護衛。
&esp;&esp;吳茂才死了?
&esp;&esp;看來這定遠城的水,越來越深了。
&esp;&esp;只是不知道這背後的人,到底是何方神聖,竟有如此通天手段!
&esp;&esp; 官府耍流氓(一更)
&esp;&esp;一個知縣死了,並不奇怪,死在任上的知縣,也不是他一個。
&esp;&esp;奇怪的是,這個知縣死在了地牢裡。
&esp;&esp;定遠的地牢處在縣衙西南角,嚴格來說,叫地牢或監獄都是不妥當的。
&esp;&esp;古代監獄的稱呼一直在變,如商周時期稱之為“夏臺”、“羑里”,春秋戰國時期為“圜土”、“囹圄”,唐宋元稱之為“獄”,明代稱之為“監”或“獄”。
&esp;&esp;“監獄”的說法,直至清代才出現。
&esp;&esp;明代的“監”,因為位置緣故,也被稱之為“南監”,分為內監、外監,男監、女監、門房、案房等幾個部分。
&esp;&esp;其中內監,是給重犯、要犯準備的單身(多數情況下)豪華居所;外監則是給一些不出名,不起眼的犯人準備的居所。
&esp;&esp;吳茂才被羈押的地方,便是內監。
&esp;&esp;想要進入內監,首先需要進入過廳,然後經過門房、案房兩道門,才能進入內監。
&esp;&esp;“成老大,就目前來看,他是被毒死的,嘴角流著血跡,全身上下並無外傷。看其隆起腹胸,應是進食之後毒發。”
&esp;&esp;安全域性鎮撫司湯不平檢查過吳茂才屍體後,對雄武成彙報道。
&esp;&esp;“把刑房司吏、典吏帶過來!”
&esp;&esp;雄武成厲聲道。
&esp;&esp;很快,司吏、典吏便被帶至內監,兩人看著死去的吳才茂,臉色變得慘白。
&esp;&esp;雄武成坐在凳子上,冷冷地說道:“吳才茂死了,可你們還活著。不過在我看來,你們二人很快便可以陪他去了,除非……”
&esp;&esp;司吏、典吏連忙求饒。
&esp;&esp;“說吧,是誰殺了吳才茂?”
&esp;&esp;雄武成銳利的目光注視著兩人,見司吏眼神飄忽不定,面色惴惴不安,便看了一樣湯不平等人,道:“是典吏做得這件事,你們把他帶出去,嚴刑拷問!”
&esp;&esp;“大人,不是我,不是我做的……”
&esp;&esp;典吏惶恐,想要自辯,卻被人給提了出去。
&esp;&esp;雄武成走向司吏,俯身道:“現在沒其他人了,你說,還是不說?亦或是,你骨頭夠硬,能扛得住刑?”
&esp;&esp;司吏嚇得癱倒在地,見雄武成手中正拿著一柄飛鏢,哆嗦地後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