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1212節(第2/4 頁)
奇並沒有擔心過東宮地位,畢竟朱文奎是嫡長子,也是唯一的嫡子,其他皇子連爭的資格都沒有。
&esp;&esp;可現在情況不一樣了,皇上最近兩年一直在培養朱文垣等皇子,對太子只是委以重任,並沒有帶在身邊。加上最近太子朱文奎屢屢請旨不再處理政務,這並不是朱文奎的懈怠,而是他察覺到了什麼,選擇主動退讓。
&esp;&esp;事情不能如此,大明皇室不能再出亂子。
&esp;&esp;坤寧宮。
&esp;&esp;寧妃跪在朱允炆與馬皇后面前,面容蒼白,懇請道:“皇上,還請收回文垣身入武英殿的旨意,他只是個不懂事的孩子,怎麼能參與國之政務。太子勤懇為事,決斷有力,朝臣有目共睹,還請皇上繼續讓太子處理政務。”
&esp;&esp;朱允炆看向馬恩慧,馬恩慧起身走向寧妃,伸手攙扶:“寧妃妹妹病體初愈,還是起來吧。”
&esp;&esp;寧妃搖頭:“皇后,文垣不可入武英殿!若皇上不答應,妾身就跪在這裡,寧死不起。”
&esp;&esp;馬恩慧看向朱允炆,莞爾道:“看吧,皇上這道旨意怕是會嚇壞不少人。”
&esp;&esp;朱允炆微微搖頭,起身道:“都活得太安穩了,需要有點刺激才成。寧妃,二皇子不僅會入武英殿,還會封吳王,搬入吳王府。”
&esp;&esp;寧妃心頭一顫,難以置信地看著朱允炆,連忙說:“皇上不可,這樣一來,怕是會害了文垣……”
&esp;&esp;身為朱文垣的母親,寧妃從未想過他能與太子朱文奎相爭,半點心思都不曾有。
&esp;&esp;朱文奎是寧妃看著長大的,這孩子心善,仁慈,吃得了苦,為人好學聰慧,他在很小的時候就已經以太子身份面對大明萬民,更是以“少年說”名揚天下,被譽為新少年太子。
&esp;&esp;這些年朱文奎的成長是巨大的,他不僅參與過北京新都營造之事,深入民間看民間疾苦,地方之治,更經歷過朱桂、朱允熥兩次宮廷之亂,負責過遷都籌備,又在一干東宮官員與內閣、六部官員的教導下擁有了出色的政務能力。
&esp;&esp;可以說,朱文奎不僅是名正言順的太子,還是官員一致認可的大明皇位繼承人。朱文垣雖然聰慧好學,懂得不少,可他沒有吃過苦,沒處理過政務,沒經歷過太多事,讓朱文垣與朱文奎爭,那是找死。
&esp;&esp;最讓寧妃擔憂的是,韓夏雨是自己的親妹妹,是朱文垣的姨。若是將韓夏雨扯進去,那她與朱文奎勢必能在一起,這對青梅竹馬很可能分道揚鑣。
&esp;&esp;“皇上,三位內閣大臣求見。”
&esp;&esp;內侍前來通報。
&esp;&esp;朱允炆點了點頭,走到寧妃身旁,伸手將寧妃拉起:“放心吧,這不是對太子的考驗,也不是對二皇子的陷阱,而是他們兄弟之間的決定。你啊,小看了文垣。”
&esp;&esp;寧妃不明白,但還是順勢起身。
&esp;&esp;朱允炆看向馬恩慧:“你與她說清楚吧,免得又心憂成疾。”
&esp;&esp;馬恩慧笑著答應。
&esp;&esp;寧妃看著朱允炆離開,面對一臉笑意的馬恩慧,有些不知所措。
&esp;&esp;馬恩慧拉著寧妃有些冰冷的手,笑道:“你到底在擔心什麼,本宮可從來沒擔心過。莫要將事情想那麼複雜,皇上比你我更懂得如何對大明更有利。”
&esp;&esp;“可是——”
&esp;&esp;“沒什麼可是,太子是太子,吳王是吳王。”
&esp;&esp;武英殿。
&esp;&esp;朱允炆踏步走入其中,對行禮的解縉等人擺了擺手:“直接說事吧。”
&esp;&esp;解縉在朱允炆落座之後,走出一步,肅然道:“皇上,先前收到旨意,文書送武英殿交皇上與二皇子一同處理,臣以為不妥。太子政務處理日益穩重,果決有力,既能明辨是非,亦能分出輕重緩急……”
&esp;&esp;朱允炆含笑道:“太子有為,朕甚欣慰。只不過太子兩個月一連懇請三十餘次,希望可以休息一段時日。朕知他疲憊,於心不忍這才答應。至於二皇子,不過是陪朕居武英殿解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