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其他小說 > 在夜裡照亮(骨科合集) > 何復朝夕見(古代篇)-考據或雜談(骨/虐)

何復朝夕見(古代篇)-考據或雜談(骨/虐)(第2/2 頁)

目錄
最新其他小說小說: 歲月悠閒就是仙方舟:開局前文明,我製造米亞爾御獸小道士嬌軟美人一哭,七零糙漢心都化了快穿之現代修真錄步步傾心,王妃千歲微醺夜,她狂撩,京圈大佬紅溫了終極:這個鎧甲召喚人有點邪乎我的爸爸是最終BOSS一劍時空醬爆虯龍涉江採芙蓉旦那(父女 1v1)[快穿] 救命!萬人嫌他又美又撩溫瀾潮生九思而行飲鴆止渴浪與礁石錯軌行星傍晚降雨

了壓力,謝安必有推手。

&esp;&esp;謝安非常愛點鴛鴦譜,時常看不順眼了又拆。王家子侄和謝家聯誼的他拆了幾對,包括自己女兒。王獻之迎娶公主後多次升遷,也有謝安舉薦助力。

&esp;&esp;謝安對王獻之來說亦師亦父,娶不娶新安公主,在皇權和父權的壓力下,恐怕實在不是他能左右的。

&esp;&esp;新安公主大概也不會快樂,就算不管這個男人對前妻的想法,他寧願為後納的侍妾寫詩,在給友人的信中擔憂小妾的身體,也不曾給她留下一個字。

&esp;&esp;魏晉名士自然風流,王獻之這樣的頂級貴公子,自負才氣,孤高不群,從他待家中其餘姐妹的態度來看,還是個相當會和女性相處的人。

&esp;&esp;王獻之這傢伙活該,值得被罵。王謝兩家也不過鼎盛數十年,此後一切匆匆散去。

&esp;&esp;————————————————————————————————————

&esp;&esp;王獻之書帖

&esp;&esp;————————————————————————————————————

&esp;&esp;王獻之和郗道茂的故事,不如陸游唐婉有名,一方面是因為後世文人對王獻之為人多有輕蔑,不以為美談。另一方面,更多的還是因為留下的是書信,而不是天然具有傳播性的詩詞。

&esp;&esp;能確定是寄給郗道茂的有叄帖,《奉對帖》、《思戀帖》、《姊性纏綿帖》。

&esp;&esp;《奉對帖》是他留下不多的行草,一筆書完成度極高,也最為有名。&esp;“雖奉對積年,可以為盡日之歡。常苦不盡觸類之暢,方欲與姊極當年之足,以之偕老。豈謂乖別至此,諸懷悵塞實深。當復何由日夕見姊耶?俯仰悲咽,實無已已,唯當絕氣耳。”

&esp;&esp;寫得很深情,但懶得翻譯,各位隨便看看就好。不過看到有些地方錯誤地把“觸類之暢”看成“觸額之暢”,想說一下觸類是正確的,意思是各種事情,觸額就只是碰額頭……

&esp;&esp;《思戀帖》是問其近況,痛陳心跡,“思戀,無往不至。省告,對之悲塞!未知何日復得奉見。何以喻此心!惟願盡珍重理。遲此信反,復知動靜。”

&esp;&esp;《姊性纏綿帖》是匆匆寫就的便條,雲,“姊性纏綿,觸事殊當不可。獻之方當長愁耳。”

&esp;&esp;這或許是最痛的。

&esp;&esp;除去以上能確定的叄帖,另有《餘杭帖》、《相迎帖》,也有說是收信人同是郗道茂。

&esp;&esp;《餘杭帖》更像是寫給他在餘杭居住的長姐王孟姜,但《餘杭帖》與《思戀帖》多有相像,未嘗沒有可能。

&esp;&esp;《相迎帖》有一說是寫給舊友,另一說是意圖迎回郗道茂而不得所寫,皆無定論。

&esp;&esp;*民國篇作者盡力週末更,不行就再下週了。最近擠不出時間寫,非常抱歉。總之謝謝大家看這些故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聽聞你情有獨鍾重生之當家主母古穿今:大小姐需要仙君低聲哄霍格沃茨的獅院女孩換親奪回氣運!軍官老公釣成翹嘴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