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天命:從大業十二年開始 > 第二十章 緩急輕重一得辨

第二十章 緩急輕重一得辨(第1/3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從霸主尼多王開始傲視群雄水滸:開局買下樑山,造反不招安三國如煙穿成獵戶後我養了未來首輔戲說嬴政天子寧有種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星穹鐵道:此生只為知更鳥楊建波唐朝風雲傳奇崩鐵:是藏劍不是魔陰身情牽盛世戀歌家父崇禎不聽勸,開局秒變太上皇祖龍修仙我監國?上朝簽到人物卡人在錦衣衛,開局領悟洗髓經三國:從佃農開始橫推天下!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穿越紅樓後我竟然六元及第皇帝年少,我從安南開始挽天傾趣翻三國之軍師有奇謀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我拔刀造反,你說我是當朝太子?

具體的情況,竇建德與宋正本、凌敬等說過,因軍情如火,沒功夫再做別的說話,就開門見山,問道:“戰局出現了變化。劉黑闥繞恆山郡,真定隋兵未敢阻攔,他已援入博陵郡,其眾萬數,現駐木刀溝南岸,與王伏寶隔水對峙;李善道出兵甚速,號稱五萬步騎,而實則有兩萬上下,亦已兵出貴鄉,其緣永濟渠而前,將至清河郡。公等以為,我軍當下宜何以應對?”

——隋昌縣城在木刀溝北岸,王伏寶所率之竇軍主力,現多駐在木刀溝北岸的隋昌城外。

宋正本等能得竇建德重用,無不智謀之士,反應都很快。

只短暫地沉默了片刻,諸人就消化完了這兩個最新的敵情變化。

宋正本撫摸著鬍鬚,說道:“劉黑闥繞真定、九門而入博陵郡,也不算是特別的出乎意料。其眾若只有萬數,僕之愚見,對王將軍倒是造不成太大威脅。當前之關鍵所在,是在李善道。”

凌敬贊成他的判斷,說道:“不錯,當此變局,最關鍵的是李善道。他出兵這般迅速,確乎是出乎了我等意料。但以僕之見,李善道方面是須當考慮,籌措應對,然也無須太過多慮。”

“公此話怎講?為何不需太過多慮?”竇建德問道。

凌敬說道:“主要是兩點。李善道出兵既然這般迅捷,那就說明,他一定沒有做好充分的進戰準備,他這是倉促上陣,其雖能戰,然倉促上陣,暫自就無須多慮,這是第一;明公在信都郡早已置下了阻擊李善道部北上的兵馬,屯有重兵守在衡水,李善道便是有備而來,短日內他也難以攻過信都郡,何況他而下是倉促進戰?信都郡,他肯定是更難攻過,這是第二。”

竇建德點了點頭,但臉上憂色不去,說道:“李善道用兵多謀略,凌公、宋公,我忽有一慮。”

凌敬問道:“明公何慮?”

“他如是備戰充足,他可能會直接進攻信都郡,以求速援魏刀兒,可正因為他備戰不足,如凌公所言,此是倉促進戰,乃我慮之,他會不會不打信都郡?”

凌敬心中一動,說道:“明公的意思是,擔心他避實就虛,圍魏救趙,改而進攻平原郡?”

“我正此慮!”

凌敬、宋正本等對視了眼。

宋正本捻鬚說道:“明公此慮甚是。不瞞明公,僕也有此慮。”

“則若李善道果不攻信都郡,改攻平原郡,公等以為,我平原郡能不能守住?”

宋正本說他也有此慮,卻很鎮定,說道:“明公也早已傳令張青特,命他嚴備。安德縣的城牆剛經過加固,又有張青特親守鎮城中,僕料之,縱在沒有援兵的情形下,安德縣城,張青特應也能守個十天半月。事若有急,樂壽距安德一兩百里遠而已,明公亦可遣兵往援。故僕以為,就算李善道改攻平原郡,當也無礙,——至少短時內,不會影響到博陵郡方面的戰事。”

——安德,是平原郡的郡治。從清河進入平原郡後,先是平原縣,繼之就是安德縣。

“……這般說來,李善道盡管出兵迅速,然我對他這一路兵馬,暫時卻的確是不需多慮了?”

宋正本說道:“劉黑闥、李善道兩路援兵,整體戰局言之,關鍵是在李善道,而放在隋昌戰場,關鍵卻是在劉黑闥了。明公,李善道固且不需多慮,但我軍卻亦不能怠慢。當下之急,還是得抓緊時間,儘快攻破隋昌,擒殺魏刀兒。只有快點將魏刀兒解決,局面才能轉為萬全。”

竇建德綜合宋正本、凌敬的意見,加上他自己的判斷,思忖了多時,做出了決定。

他沉聲說道:“我意,給王伏寶增兵五千,令他南阻劉黑闥,抓緊殲滅魏刀兒;同時,抽兩千兵備戰,李善道若果攻平原郡,便調此兩千兵馬援張青特;及再令董康買,務必擋住宋金剛,使其不得南下上谷,往援魏刀兒;並令高士興,加強戒備,以防羅藝趁火打劫。”按著膝蓋,淵渟嶽峙也似,威凜地端坐主位,環顧堂中眾人,問道,“公等以為,我此應對可否?”

卻這竇建德,儘管已稱霸冀北,與李善道現併為河北雙雄,可他所佔地盤的地理位置,遠遠不如李善道地盤的位置好,其北、其西北、其西南,都是敵人,殲滅魏刀兒的此仗,如能速戰速決,還好一點,卻李善道援兵的速度太快,他地利不足的弱點就暴露出來,壓力很大。

所謂“務必擋住宋金剛”,羅藝現還未有出兵,大概仍處在觀望的狀態,但宋金剛與魏刀兒是老鄉,兩人是盟友的關係,宋金剛已是出兵,試圖救援魏刀兒了。董康買屯兵在永樂城,已與宋金剛部交

目錄
陰陽天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