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天命:從大業十二年開始 > 第二百二十章 彼援候出方宜圖

第二百二十章 彼援候出方宜圖(第1/4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穿越亂世之梟雄崛起從司農官開始變強洛克王國:霸道牛姐愛上我!紫鸞記大明:我朱雄英不當孝子賢孫狼人殺,天梯榜之戰我在甄嬛傳裡奮鬥快穿:我帶四哥暢遊小世界大宋:人間為青天,地府做閻羅每次穿越世界,我都有金手指!年代:我在塞罕壩植樹假如李蓮花可能天幕通古代:開局讓老祖宗們震怒三國:開局系統就跑路正德皇帝朱厚照大漢:隱忍二十年,漢武帝被架空了王者峽谷之兔身逆襲大明:我每天一個未來快遞,老朱心態崩了!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舉世震驚,反叛者八號出現!

李善道立刻命令斥候,再去細作打探,自則登上望樓,居高而瞰。

果是遙遙望見,弘農城南成梅花形狀的三座敵營中,最東和中間的兩營營內,冷風細雨裡,隱見人馬雜擁,不斷的有將士或奔於營間道上,或出帳而倉皇簇聚;或馳馬出營,奔向北邊不遠的弘農縣城,——弘農縣城裡也有人坐垂籃而下,往此兩營中來,一派混亂不堪的場面。

弘農縣城西、南兩邊多山地與丘陵,因李善道部駐營之處是在其城東,城南的這三營皆是敵兵。最西一營是弘農縣本在城外之營壘;中、東兩營各是朱陽、長淵兩縣的援兵。

昨晚,接到的高延霸、薛萬徹的軍報,言說留下了高季輔守衛盧氏,他兩人已率部,合以張士貴,還有攻下盧氏後來投的數部義軍,及裹挾了鄉民若干,分別進至到了朱陽、長淵城外。

單以高延霸一營,加上高季輔部的千人,合計僅才五千人,除掉留守盧氏的必須兵馬,他倆分能領之往攻朱陽、長淵的,最多各兩千部曲。兩千部曲,對一座已頗有備的縣城來說,不算很大的威脅。但在得到了張士貴等投從的諸部“群盜”,和裹挾的鄉民加入進後,他兩部的聲勢就不小了,分已有四五千眾,對外他倆號稱的是萬眾。張士貴等本地群盜,又各在弘農郡俱有兇名,尤其張士貴,剽悍之名最盛。如此一來,朱陽、長淵兩縣焉能不作驚恐?

一如李善道的預料!

兩縣昨晚就連夜遣吏,趕來弘農縣城,向來援弘農的本縣兵馬告急,令他們趕緊回援。弘農縣固是弘農郡的郡治所在,郡守等郡中長吏都在此縣,可也不能為了弘農,把本縣失陷!

於是,就出現了現在朱陽、長淵兩座援兵營中的這種慌亂場景。

至於馳馬去弘農縣城,與從城中坐吊籃而出的,不必多說,兩縣援兵若退而自救,自得告知城內。城內郡守等則肯定不願意他們退,郡守是長吏,命令聽不聽?聽了,就不能退;不聽,兩縣援兵大多是兩縣本地人,本縣不保,何還再有心思守弘農縣?兩下當然是得有一通交涉。

——這通交涉,對李善道也是有利的。

李善道料定了,兩縣援兵必退,可郡守之令他們沒有聽從,此是違令,那麼最起碼兩縣援兵的主將知道輕重,他們就必定會在“本縣可能將陷入賊手”的恐亂中,另添違令會帶給他們什麼後果的懼慮。這樣,等他們撤退,本軍追擊的時候,就更能容易地取得勝利。

秦敬嗣、焦彥郎、蕭裕諸將接連奔上望樓。

焦彥郎滿臉喜色,急不可耐,說道:“郎君料敵如神,此必兩縣援兵已得本縣求救,是故軍心大亂。敢問郎君,我軍何時出擊?要不要現在就趁其亂而擊之?”

蕭裕說道:“總管,末將愚見,似不必急,待其出營而走,再擊之不晚。”

李善道摸著短髭,呵呵地笑道:“蕭公,你與我見略同!十三郎,敵既已亂,撤走是早晚之事,何須急切?與其攻其亂營,何如當其撤時,殲之於野?按蕭公所言,等其撤時再擊!”

“郎君,兩縣賊兵何時會撤?俺見城中有賊吏出,應是賊郡守不欲兩縣賊兵撤。兩縣賊兵若竟是因此未撤,怎辦是好?”焦彥郎有其擔心,便即問出。

李善道說道:“兩縣援兵都是本地人,父母妻小皆在本縣,焉會不撤?但今天下午,估計他們是不撤的。一則,要與郡守交涉;二則,白天若撤,彼等會恐我軍進擊。料是其撤,會在今晚二三更間。蕭公、敬嗣、十三郎,今晚追擊,我意兵分兩部。”

蕭裕、秦敬嗣、焦彥郎齊行軍禮,應道:“敢請總管(郎君)下令!”

李善道早是成竹在胸,顧盼三將,朗聲下令說道:“今晚追擊,蕭公,你部騎兵是主力,追上後,先作進擊;十三郎,你營調三千兵,隨蕭公部後,進戰殲敵。敬嗣,你部亦出三千兵,不必追擊,掩伏城南,若守軍城外營的兵馬出救兩縣援兵,你即阻殲之。餘下你兩營各千人兵馬,守營是其一,若城中守軍亦出,趁勢奪城是其二。我引我親衛,親為你三部壓陣殿後!”

三將同聲接令。

“現就去做準備吧!”

三將行個軍禮,轉身退下。

李善道獨留望樓,繼續細瞰城南三營、城中動靜。

風雨飄搖,陰雲壓城。

今晚追擊勝後,不論城中有無出兵救助兩縣援兵,弘農克之已定!

……

漫天陰雲,細細的冷雨下個不住。

翟讓步到帳門口,揣著手,探頭望了一望,陰沉的風雨

目錄
快穿女神帥炸天風生水起武大郎無限動物分身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