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要在潼關兩軍臨(第1/3 頁)
澠池西邊的陝縣,即後世的三門峽。兩縣縣城間的直線距離,兩百里上下。
陝縣再往西南,是桃林縣縣城。桃林之此地名,商周時就已有。秦統一六國後,始於此置桃林縣。不過現在的這個桃林縣,是開皇十六年又新置的。陝縣、桃林兩縣的縣城俱臨著黃河的南岸,直線距離四五十里地。澠池、陝縣、桃林,皆是河南郡的屬縣。
由桃林南下,即入弘農郡境,首先是弘農郡的郡治弘農縣。兩縣縣城相距,直線距離也是四五十里地。這兩個縣在後世都屬於靈寶縣的轄地。大大有名的函谷關,就在兩縣間。
……
所謂“關中地區”,何謂“關中”?這個關,指的就是這塊地方的四面各有一個關隘。北為蕭關,南為武關,西為大散關,東即函谷關。四座關隘間,多是連綿起伏的群山。如果想從進出關中,最便捷的路,便是經過這四個關卡。——向東而出的話,通常就需要經過函谷關。
但函谷關,在東漢的時候,卻漸漸地被廢棄了,直到曹操時,重在函谷關西邊一百六十里處,黃河幾字形拐彎的地方,風陵渡口的南邊,修建了一座新的關卡,即乃潼關。
這是因為,關中平原和河洛平原之間,也就是從關中通往洛陽之間,存在著大量的黃土高原,秦嶺山脈在此蜿蜒盤延,是為崤山,沒任何的路可走,本來只在一個名為“稠桑原”的地方,“原體”斷裂,形成了一個長約三十里,最寬不過十米,最窄只有兩到三米,“車不併轅,馬不併列”的裂縫。這個裂縫於是便成為了連線東西的唯一通道。此通道即“崤函古道”。
秦時的函谷關,就建在崤函古道的東出口。因為“關在谷中,深險如函”,故名“函谷關”。
其關之北,黃河緊貼著稠桑原流過;其東,是弘農澗,河面寬六十米,從南向北,流入黃河,是函谷關的一個天然“護關河”,而且,函谷關關口與弘農澗之間,僅有數米距離;其南,是秦嶺山脈和稠桑原,先秦時,此處是原始森林,且原璧陡峭,難以攀援,被稱為是“桃林之塞”。——稠桑原,位置就在現之桃林縣縣城的西邊,離縣城很近,十來裡地。
秦漢之際,此關當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秦末,劉邦奉楚懷王之令攻關中,在函谷關外久攻不下,最後實在是沒辦法,才只好改而選擇了南下,攻武關以入關中。武關,在現之上洛郡境內的最東邊,弘農郡的南邊,此關是連線關中和南陽盆地的重要關隘。
——話到此處,不妨多說一句。洛陽是個盆地,南陽也是個盆地,洛陽盆地小,用後世的計量單位,面積約四千多平方公里;南陽盆地大,包括了後世之湖北西北部的襄陽等地,面積約三萬六千多平方公里,洛陽盆地在北,南陽盆地在南,兩個盆地大致呈北南方向,相距不遠,隔著伏牛山;而兩個盆地向西,過函谷關、潼關或武關,即可進入關中;又從這兩個盆地向東,便是黃河與長江之間的中原腹地、山東南部和江蘇北部的徐州等地。
但到了東漢末年,自然環境發生了變化。
第一個是,黃河由於長年累月的泥沙沖刷,河床下沉,在稠桑原的北側,出現了一大片的灘地。這個灘地一出來,便等若是函谷關不再“一夫當關”了,這個關就被自然環境的變化給“破防”了,敵人可以不走函谷關,直接從灘地上繞過去。
第二個是,經過持續的砍伐,函谷關南邊原上的原始森林也消失了,並在泥水的沖刷下,稠桑原也不再陡峭,可以較為輕易地攀爬了,爬到原上,然後順著原越過關口。
這麼一來,如果單純是第一個問題,還好解決點,可第二個問題怎麼辦?
由是,曹操就決定乾脆再另擇地重修個關,代替函谷關。新的此關,建於建安元年,如上所述,即是潼關。關之得名,系因“河在關內南流潼激關山,因謂之潼關”。
潼關的地形和函谷關類似,也是以黃土高原為屏障,北為黃河,南為秦嶺,西是潼河、禁溝,東為遠望溝;但和函谷關不同的是,出入潼關,走的不是“裂縫”,是“原”,可通行的路,原先亦是隻有一條,名為“黃巷坂”,較為狹窄,需經此路才能達到原上,進而經過潼關。
——原,即塬,係指因流水沖刷而形成的一種“四邊陡,頂上平”高地。此類地形關中常見,別的地方也有,李密圍繞興洛倉所建之洛口城,就是建在的一個原上。
潼關建成以後,就取代了原先的函谷關。
並且因此,關中的地界區域也為之縮小,其東界,西移到了潼關,而至若從潼關到函谷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