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黃君漢含糊引詫(第2/3 頁)
,看能不能將他們誘過水來,以騎踐踏,從而勝之。”
洛陽、洛口倉周邊的地形,李善道頗為熟悉,腦子裡想了一下,點頭說道:“如能得將王世充等部誘渡洛水,我軍勝之易矣。魏公、翟公、裴公等謀之此策,誠然上策。”
“只是不知王世充會不會中計。”
李善道摸了摸短髭,笑道:“兵法之道,虛虛實實。沒有可以保證一定奏效的計策。不外乎就是看敵我的主將誰更高明。再進一步來說,甚至計策有時亦不重要,關鍵是看戰鬥打起後,敵我雙方,誰的失誤能更少些。失誤越少的,就越可能取勝。……劉將軍,你說是不是?”
劉德威在旁坐著,沒有說話的機會,李善道因此特地問他一句。
察覺到了李善道問他這句話後邊含著的體貼善意,劉德威忙起身,恭敬地答道:“回總管的話,總管此言,深得兵法之要。戰前謀劃,確是重要,但戰中之臨機應變,才克勝之關鍵。”
“我呀,也就是從了翟公、魏公起事後,這才看過幾本兵法。與將軍諳熟兵法,萬不能比。將軍今既來在河內,日後少不了多向將軍請教兵法之道。尚敢望將軍不以我愚鈍,不吝賜教。”
劉德威叉手為禮,說道:“豈敢!豈敢!”
“將軍,你請坐下,不必拘束禮節。我知將軍家出名門,我起兵之前,鄉野一布衣也,在我這裡,不講恁多虛禮。”李善道亦起來身,還了一禮,請他落座,親切地笑道。
營外的戰鼓聲、喊殺聲,隨著他們的談話,不知何時,稍微平息了下去。
等劉德威坐下,李善道沒有就坐,步到了望樓的欄杆邊,向著城東、城南望去。見兩面城牆下攻城的秦敬嗣、高延霸兩部的將士,已有漸停攻城的趨勢。
正看間,橐橐的腳步聲響,郭孝恪從下邊上到了望樓。
他是今天攻城此戰的前線總指揮。
“將軍,天快黑了,城還攻麼?”從眾人中,目光尋到了李善道,郭孝恪問道。
李善道抬眼,看了下天色,可不是已然傍晚!
他問道:“城東牆的防備虛實,試出來了麼?”
郭孝恪答道:“整體而言,守卒計程車氣不是很高。城防器械方面,比之攻清河、安陽時,城頭的炮車、弩車等也沒有那麼多,拍杆、擂木、滾木等也為少。守備之強弱方面,城東牆南段的守禦,相比北段,感覺更為薄弱一些;城南牆這面,東段的守禦相對薄弱。”
“好,既然大致都已試出,那就鳴金收兵。”李善道傳令罷了,牽起黃君漢、劉德威的手,笑與郭孝恪說道,“長史,我就不用給你介紹了吧?君漢兄、劉將軍已到。”
郭孝恪剛就看見他倆了,已互相點頭示意過,這時就隨著李善道的話,兩下相顧行禮。
李善道笑道:“軍中儘管禁酒,君漢兄多月不見,劉將軍則是初見,我高興,今晚破例,飲上幾杯!長史、道長、蕭公、待賓,你們都作陪。”
郭孝恪、張懷吉、蕭繡、馬周等俱皆應諾。
臨下望樓時,劉德威向著望樓西邊再望了望。
李善道的命令得到貫徹的很迅速,透過望樓上掌旗軍吏的旗語,就這麼片刻的功夫,就已傳到了前線。鳴金的鼓角聲響起,城下附梯的戰士,轉攻勢為退卻,或組成戒備之陣,以防城中趁機突襲;或魚貫地從雲梯上下來;或抬著死傷的戰士先向後撤,一切都顯得有條不紊。
進攻的組織難,撤退的組織更難。
這雖然不是難上加難的吃了敗仗後的撤退,只是脫離戰場的撤退,然窺斑知豹,從眼前所見,能如此自如地從攻變為退,並井然有序,分毫不亂,亦足可知李善道軍的組織之得力。
暗地裡,縱以自己的部曲、裴仁基的部曲在撤退時的表現,與李善道部當下的表現所比,劉德威亦得承認,李善道部的表現毫不遜色。卻是比李密帳下的其他義軍諸營強得要多!
……
當晚,李善道置下酒宴,招待黃君漢、劉德威。
因是在戰區,秦敬嗣、高延霸等,李善道都沒有召,叫他們自守各營,但請了蕭裕參宴。這又是李善道的細心之處。蕭裕本是張須陀部將,與劉德威出身相類,請他來是為陪劉德威。
席上,黃君漢、劉德威皆請戰,請求參與明天的正式攻城。
李善道初未同意,說他兩部遠道才來,可先作休整。黃君漢、劉德威堅持請之,便同意了。
黃、劉兩部已開至城外。其兩部步騎共計五千餘,一個營安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