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天命:從大業十二年開始 > 第一百四十三章 招降先動丞公意

第一百四十三章 招降先動丞公意(第1/3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穿越亂世之梟雄崛起從司農官開始變強洛克王國:霸道牛姐愛上我!紫鸞記大明:我朱雄英不當孝子賢孫狼人殺,天梯榜之戰我在甄嬛傳裡奮鬥快穿:我帶四哥暢遊小世界大宋:人間為青天,地府做閻羅每次穿越世界,我都有金手指!年代:我在塞罕壩植樹假如李蓮花可能天幕通古代:開局讓老祖宗們震怒三國:開局系統就跑路正德皇帝朱厚照大漢:隱忍二十年,漢武帝被架空了王者峽谷之兔身逆襲大明:我每天一個未來快遞,老朱心態崩了!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舉世震驚,反叛者八號出現!

那百餘趕牛、抬酒之人有老有幼,有男有婦,都是鄰近各鄉的鄉民。

他們所來為何,不言自明,當然是獻牛酒與李善道部,以示對李善道的義軍歡迎、擁護。

這些鄉民和“假張豎眼”不同,貨真價實,全是真的。

一方面,自率部抵達清河縣城以來,因為李善道對各營的嚴加約束,加以圍清河縣城未久,就下起了大雨,各營士兵也很少有外出的機會,故在圍清河縣城期間,——到現下為止,已經十幾天了,不敢說對周邊鄉里秋毫無犯,但亦確實是極少有擾民之事。

再一方面,不僅極少有擾民之事,且因軍中糧草充足,李善道為贏得民心,還在剛到清河縣城時,有令于志寧遣派吏卒,分糧與周邊百姓。

兩個方面的原因綜合。

清河周邊鄉里的鄉民,對李善道部觀感,自然而然的也就從剛開始的感到恐懼,擔心他們會像張金稱等賊寇一樣,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慢慢地轉變成了現在的對其部逐漸已放下戒備。

戒備已不怎麼有,那再派人去給他們送些糧食,然後找他們中的父老們說一說,讓這些父老們組織些鄉民出來,主動地來向李善道獻牛酒,這也就當然的並不難辦了。

此正魏徵所補充又獻的瓦解城內士心之策。

來的這百餘鄉民,清河各鄉的都有,領頭的十數人,俱是各鄉的頭面人物。

到了臺下,他們將牛、酒獻給李善道以後,為了讓城內的守卒確認,的確是真的各鄉鄉民,不是李善道自己搞的把戲,這些鄉民中的部分又到城外的城壕近處,向著城內喊話。

守卒中有本縣人,有的認出了喊話的人是誰。

聽著喊話的人說,李善道部何止沒有擄掠各鄉,更且還給各鄉的百姓分糧,守卒們簡直不可置信。這與楊得道、楊善會與他們說的,“李賊部殘甚張金稱部”,可是截然不同!但喊話的人,已有認出他們的守卒確定,是各鄉父老無疑。這一下,整個城頭上的守卒無不竊竊私語。

楊善會按住胸口,恨聲罵道:“賊也!賊也!何其狡詐,何其毒狠!哄我良民,脅我百姓!”

“張豎眼”猶可射之,這些喊話的父老百姓,都是本縣的土著,張弩射之,將他們趕走的命令,楊得道卻是沒法再下了。如果殺到、傷到他們,城中計程車氣只會掉得更快。

楊得道、盧郡丞大眼瞪小眼,由著這些父老百姓喊了好一會兒,終是覺得不是個事兒,楊得道靈機一動,想到了個解決的辦法,便令鼓手擊鼓、號角吹動,以鼓角聲壓住了他們的喊聲。

這些父老百姓又喊了陣子,數賊騎馳來,把他們叫了回去。

楊善會罵李善道此策毒辣的緣故,楊得道、盧郡丞盡皆明曉。

不是每個人都“忠君不二”的。

像守卒、像城裡計程車民,在面對賊兵圍攻之際,之所以會肯聽從命令,守衛城池,更主要的無非是為活命,是為了保護自己在縣中的親人,至於“忠君”不“忠君”,有幾個老百姓會有這種考慮?是以,當這些周邊鄉里的父老百姓現身說法之後,守卒、城中士民知道了李善道部並不殘虐,相反,還頗愛民,那這對守城的軍心、民心的動搖程度會有多大,可以想象!

鼓聲和號角聲,能夠壓住父老的喊聲。

可是,能夠把必定已在開始動搖的軍心、民心再穩固下來麼?

“若張金稱之輩,殘害百姓,小賊是也;如李善道者,才是巨賊!”楊得道捋著鬍鬚,面對李善道的釋俘、鄉民獻牛酒等招,明知是攻心之策,心中五味雜陳,喃喃說道。

大雨嘩嘩,彷彿是在映襯他當下的心情。

各鄉父老被賊兵送走了。

賊兵今日出列的主力,卻列在原處,仍沒有動。

李善道,還有什麼名堂要搞?

數百賊兵弓手被集合起來,又數百個賊兵也被集合起來。

跟著,這兩部賊兵,在千餘賊兵步騎的護衛下,向城下移動。

沒過城壕,前進到城頭投石車、弩車的射程範圍之外處,這些賊兵停下了移動。

數百賊兵那一部,每個人拿起了個鐵皮捲起的大喇叭,向著城中齊聲地再次喊起話來。

楊得道、楊善會、盧郡丞等傾耳聽之。

——事實上,也不用傾耳聽,儘管城頭的鼓角聲,因為楊得道忘了下停止的命令,這會兒還在擊、吹,可這數百賊兵都是大嗓門,又有大喇叭的擴音,鼓角聲不能遮蓋,聽得很清楚。

他們

目錄
快穿女神帥炸天風生水起武大郎無限動物分身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