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其他小說 > 深度解析皇帝內經 > 第35章 古文解析:脈要精微論篇第十七

第35章 古文解析:脈要精微論篇第十七(第3/4 頁)

目錄
最新其他小說小說: 雙穿:饑荒年一桶泡麵換了個小媳婦大夢遺音八零換親,嬌軟美人嫁絕嗣大佬一胎三寶極品婆婆有空間,我成全家頂樑柱風起於未月全侯府後悔?晚了,崽崽她成團寵了拒不認親:重生80帶全家逆襲豪門星芒契約靈魂手帳2魔女入仙門臥底,就這個攻略爽!古今來回穿,我囤貨養孫子暴富仙道霸主年代修仙:我有山海相伴七零嬌氣包又美又撩,首長他淪陷了重生獨美后,小皇叔跪求名分雪落重生,不負君心楚三姑娘苟命日常重生後我靠回檔封神頂流[名柯同人] 摻水真酒自救手冊[綜漫] 輕小說男主誤入熱血少年漫劇場該如何是好

上下波動相應,春季脈象如規之圓,夏季脈象如矩之方,秋季脈象如衡之平,冬季脈象如權之重。

因此,冬至後四十五天,陽氣微升,陰氣微降;夏至後四十五天,陰氣微升,陽氣微降。陰陽的升降有一定的時間規律,與脈象的變化相應。如果脈象與季節不相應,就可以知道脈象所分屬的季節。脈象分屬的季節有一定的規律,因此可以知道死亡的時間。脈象的微妙變化,不可不仔細觀察,觀察脈象要遵循一定的規律,從陰陽開始,然後按照五行的相生相剋關係,以及四季的氣候變化來進行分析。補虛瀉實不要違背自然規律,要與天地的變化相一致,這樣才能瞭解疾病的死生預後。

因此,聲音與五音相應,顏色與五行相應,脈象與陰陽相應。

所以,陰氣過盛會夢見涉渡大水而恐懼,陽氣過盛會夢見大火燒灼;陰陽俱盛會夢見相互廝殺、傷害。

上部脈象盛會夢見向上飛,下部脈象盛會夢見向下墜,吃得過飽會夢見給予別人東西,飢餓過度會夢見奪取別人東西;肝氣盛會夢見發怒,肺氣盛會夢見哭泣。

體內寄生蟲多會夢見眾人聚集,體內長蟲多會夢見互相打鬥、傷害。

因此,診脈有一定的方法,要保持內心的虛靜。春季脈象浮,如魚遊在水波之中;夏季脈象在面板淺層,脈象洪大,就像萬物繁榮的景象;秋季脈象在面板深層,就像蟄蟲將要蟄伏;冬季脈象在骨骼深處,就像蟄蟲潛伏得很周密,人們也都深居簡出。所以說:瞭解體內的變化,可以透過按壓脈象來觀察;瞭解體外的變化,可以透過脈象的終始來觀察。這是診脈的六種基本方法。

心脈搏動堅硬而長,會出現舌卷不能說話的症狀;如果脈象軟而散,會出現消渴、身體消瘦的症狀。

肺脈搏動堅硬而長,會出現唾血的症狀;如果脈象軟而散,會出現自汗出、至今不能恢復的症狀。

肝脈搏動堅硬而長,顏色不發青,會出現墜落或搏擊的感覺,以及脅下有瘀血,使人喘逆的症狀;如果脈象軟而散,色澤較好,會出現溢飲的症狀,溢飲是指口渴暴飲,水容易進入肌肉面板腸胃之外。

胃脈搏動堅硬而長,顏色發紅,會出現大腿骨折的症狀;如果脈象軟而散,會出現食痺的症狀。

脾脈搏動堅硬而長,顏色發黃,會出現少氣的症狀;如果脈象軟而散,顏色不潤澤,會出現足脛浮腫,就像水溼的樣子。

腎脈搏動堅硬而長,顏色黃而赤,會出現腰痛的症狀;如果脈象軟而散,會出現失血的症狀,至今不能恢復。

黃帝說:診得的心脈急促,這是什麼病?症狀如何?岐伯說:病名為心疝,少腹部位會出現腫塊。黃帝說:為什麼這樣說呢?岐伯說:心為陽髒,小腸為其腑,所以說少腹部位會出現腫塊。

黃帝說:診得的胃脈,症狀如何?岐伯說:胃脈實則脹滿,胃脈虛則洩瀉。

黃帝說:疾病形成後,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岐伯說:風邪會形成寒熱病,癉邪會形成消中病,厥邪會形成巔頂疾病,久風會形成飧洩病,脈風會形成癘病。疾病的變化,不可勝數。

黃帝說:各種癰腫、筋攣、骨痛等病症,是怎樣產生的?岐伯說:這些都是由於寒氣聚集,八風變化所致。黃帝說:如何治療呢?岐伯說:這是四季的常見病,根據季節的特點進行治療,就可以痊癒。

黃帝說:有舊病從五臟發動,影響到脈象和麵色,如何根據這些變化來判斷是久病還是新病呢?岐伯說:問得真詳細啊!如果脈象小而面色沒有變化,是新病;如果脈象沒有變化而面色有變化,是久病;如果脈象和麵色都有變化,是久病;如果脈象和麵色都沒有變化,是新病。如果肝脈和腎脈並至,顏色呈現蒼赤色,會出現身體受傷但不見血的症狀,如果已經見血,就會像水溼一樣浸潤在體內。

尺部的內側兩旁是季脅所在的部位,尺部外側可以候腎,尺部內側可以候腹中。尺部的外側上方可以候肝,內側可以候膈,尺部的外側下方可以候胃,內側可以候脾。尺部的外側上方可以候肺,內側可以候胸中,尺部的外側下方可以候心,內側可以候膻中。尺部的前方可以候身前的病變,後方可以候身後的病變。尺部上側靠近魚際的部位可以候胸喉的病變,尺部下側靠近肘部的部位可以候少腹、腰、股、膝、脛、足等部位的病變。

脈象粗大的,是陰不足而陽有餘,為熱中病。脈象來時快而去時慢,是上實下虛,為厥巔病。脈象來時慢而去時快,是上虛下實,為惡風病。所以感受惡風的人,是陽氣受到了侵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衝撞+番外寒霄不知長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