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背腧 第五十一(第1/3 頁)
一、古文
(一)靈樞第51章 背腧 第五十一
黃帝問於歧伯曰:願聞五藏之腧,出於背者。歧伯曰:背中大腧,在杼骨之端,肺腧在三焦之間,心腧在五焦之間,膈腧在七焦之間,肝腧在九焦之間,脾腧在十一焦之間,腎腧在十四焦之間。皆挾脊相去三寸所,則欲得而驗之,按其處,應在中而痛解,乃其輸也。灸之則可,刺之則不可。氣盛則瀉之,虛則補之。以火補者,毋吹其火,須自滅也;以火寫之,疾吹其火,傳其艾,須其火滅也。
(二)白話文:
黃帝問岐伯說:我想聽你講講五臟之氣輸注於背部的腧穴情況。岐伯回答說:背部的大腧穴,在項後第一椎骨下的兩旁,肺腧在第三椎骨的兩旁,心腧在第五椎骨的兩旁,膈腧在第七椎骨的兩旁,肝腧在第九椎骨的兩旁,脾腧在第十一椎骨的兩旁,腎腧在第十四椎骨的兩旁。這些腧穴都在脊椎兩旁相距三寸的地方。要確定這些腧穴的位置,可以按壓相應的部位,如果有壓痛感,按壓後疼痛緩解,那就是腧穴所在之處。對於這些腧穴,可以灸療,但不可針刺。如果經氣亢盛就用瀉法,經氣虛弱就用補法。用艾灸進行補法時,不要吹旺艾火,讓它自然燃燒熄滅;用艾灸進行瀉法時,要快速吹旺艾火,然後傳遞艾炷,讓艾火迅速熄滅。
二、《靈樞第51章 背腧 第五十一》梗概指導思想
1 背腧穴的位置:
具體穴位分佈:背中的大腧在項後第一椎骨下的兩旁;肺腧在第三椎下的兩旁;心腧在第五椎下的兩旁;膈腧在第七椎下的兩旁;肝腧在第九椎下的兩旁;脾腧在第十一椎的兩旁;腎腧在第十四椎的兩旁。這些腧穴都在脊柱的兩旁,左右相距為三寸(這裡的“寸”是同身寸,即根據患者自身的身體比例來衡量的長度單位)。
2 背腧穴的驗證方法:如果想確定、檢驗這些穴位的位置,可用手按壓腧穴處,若病人有酸、麻、脹、痛的感覺,或者病人原有疼痛透過按壓此處得到緩解,就說明正是腧穴的所在部位。
3 治療方法及禁忌:
治療方法:對於這些背腧穴,適宜採用灸法。在運用灸法時,邪氣盛則用瀉法,正氣虛則用補法。
禁忌:不可妄用針刺,否則可能會傷及內臟。
4 艾灸的補瀉操作:
補法操作:用艾火進行補法時,不要吹艾火,要等它自己慢慢燒滅,以便使艾灸的溫熱之氣能夠緩緩滲透,起到補益正氣的作用。
瀉法操作:用艾火進行瀉法時,要快速地吹旺火,再用手拍艾條,使之急燃而迅速熄滅,透過這種方式加強艾灸的溫熱刺激,達到瀉除邪氣的目的。
其指導思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整體觀念:中醫認為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五臟六腑透過經絡相互聯絡、相互影響。背部的腧穴與五臟相對應,透過刺激背腧穴可以調節相應臟腑的功能,反映了中醫整體觀念中人體內部的統一性。這也是為什麼可以根據背腧穴的位置和反應來判斷臟腑的健康狀況,並透過對背腧穴的治療來調整臟腑功能。
2 辨證論治:文中提到根據患者的病情和體質,採用不同的治療方法。邪氣盛時用瀉法,正氣虛時用補法,這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的思想,即根據患者的具體症狀和體徵進行辨證分析,然後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
3 重視預防和診斷:強調透過按壓背腧穴來驗證穴位的位置,這不僅是一種診斷方法,也體現了中醫對疾病預防的重視。透過早期的診斷和干預,可以及時發現和治療疾病,防止病情的進一步發展。
4 順應自然:艾灸的補瀉操作中,讓艾火自然熄滅或快速吹旺再熄滅,這種操作方法體現了順應自然的思想。中醫認為人體的生理活動與自然界的變化密切相關,治療方法也應順應自然的規律,以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三、對古文深度解析
(一)七律詩讚《靈樞·背腧第五十一——周易哲學視角下的背部腧穴奧秘》:
《贊〈靈樞·背腧〉》
靈樞奧秘背腧篇,周易哲思蘊其間。
五臟腧穴通天地,陰陽消長法自然。
灸法溫和調氣血,針法玄妙辨病源。
深究奧秘悟真諦,傳承岐黃譜新篇。
詮釋:
詩的首聯“靈樞奧秘背腧篇,周易哲思蘊其間”,點明瞭《靈樞·背腧第五十一》這一篇章蘊含著深奧的秘密,同時也融合了周易哲學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