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3 俸祿革(第2/2 頁)
楚的,因此這個評定等級的權力,便在直屬上官手中。
谷孟
文華殿內的這些臣子,聽得一個個都是很稀罕,不知道皇上從哪裡整出了這麼多的名堂?
當然了,他們第一時間想到的,估計是想到了天上神仙們的俸祿,是不是就是這樣分的?
崇禎皇帝接著提高了一點聲音,總結說道:“以後大明官員的俸祿,便有品級俸祿,官位俸祿,年終俸祿三部分組成,窮困地區還有補貼可領。朕可以先告訴卿等,基本上各級官員的俸祿,差不多是在目前俸祿的四倍左右。做得出色的,差不多是五倍左右。”
文華殿內文武官員一聽,頓時都是滿心歡喜。
當今皇帝的這些話,簡而言之,就是以後他們的俸祿,不但不再有打折,反而普遍會漲四倍以上,這手中就一下寬裕了不少了!
他們還沒來得及謝恩,就聽崇禎皇帝又接著說道:“等以後天下太平,民富國強之後,朕會看機會繼續給諸卿加俸祿。總之,就是要保證諸卿為朝廷做事,就不擔心難以養家餬口!”
說真的,猛一聽,俸祿漲了四倍,這個漲幅,絕對是非常大了。
但是,可憐大明朝的官員俸祿,實在是太少了。
大明最高品級的官員,年薪也就是104.4兩而已,翻四倍,也就是417.6兩,多麼?
不說和宋應星這種特殊存在去比,畢竟宋應星是搞技術的了,他創造的價值,可遠不止這個數。大明官員的俸祿,就和其他朝代比,就能看出有多低:
比如唐代時一品月俸八千,另有職田,一品為六十頃。又有世俸錢,一品為二百萬簡單來算的話,唐代年薪,一品官員是400多兩。而唐代官員的年薪,大概只是宋代官員的月薪而已。
如今大明官員的俸祿,翻了四倍,也只是和唐朝官員差不多,和宋朝官員就更不能比的。
就算是這樣,大明朝的經濟比起幾百年前的唐朝來說,不管是物資總量和人口,都有很高的增長。從這方面來說,明朝官員的俸祿,還是比唐代官員要低的。
換句話說,明朝官員的俸祿,還有上漲的空間。
不過對於此時文華殿內的大明官員來說,那是一個個都是喜出望外,不但漲了好多俸祿,並且皇上還金口玉言說了,以後還會繼續漲俸祿。
都不用說,文武官員,包括宦官,全部叩謝皇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的聲音,估計在這文華殿內是最響亮的一次了。
崇禎皇帝宣佈這次的加薪,當然也是有底氣的。
地方整頓的事情,除了遼東沒有光復,西南還在改土歸流之外,其他地方基本上都能在崇禎十八年完成。根據預測,清理隱戶和重新丈量糧田之後,毛估估的一年稅收,能多達三千萬兩之多。
這還不算天下太平之後,朝廷對海外用兵,鼓勵海貿之後帶來的收入。以及科技的進步,帶來的物質的增長。
根據劉偉超提供的訊息,後世的滿清稅收,在甲午之戰前的10年時間裡,滿清每年的財政收入都在8000萬兩白銀左右,高峰出現在1891年,達到8968萬兩。
崇禎皇帝很有自信,在劉偉超的幫助下,按照劉偉超的說法,大明的經濟總量會越來越高,由此帶來的賦稅也會越來越多。比起那什麼滿清的賦稅,肯定會只多不少。
這麼一來,給他的這些臣子加這點錢,壓根就不怎麼心疼了。
此時,崇禎皇帝聽到群臣的山呼萬歲聲,微笑著讓他們起身,然後再宣佈道:“此次俸祿改制,暫不涉及宗室、勳貴。另外,朕計劃在將來對全國的吏員也做出一些變動,讓他們能領朝廷俸祿。”
大明朝的吏員,不在朝廷官員體系之中,其實是不領俸祿的。這些吏員,其實是算徭役的一種,給朝廷白乾的,並且一般來說,還子承父業,世代相傳。
這麼一來,吏員往往會利用職務之便,上下其手,撈取銀子,比領朝廷俸祿的官員都要撈取得多,也是存在的。
甚至很多時候,所謂的吏治敗壞,就是從吏員開始,要不然,怎麼說吏治敗壞呢!
此時,文華殿內的這些臣子,正好都是受惠者,對此自然不會有意見。
不過有些人還是比較擔心的,比如說,宗室的俸祿,朝廷的負擔太大,之前就一直在耍賴皮,不支付都是常事。皇帝要革新俸祿,不知道會怎麼革新?
7017k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