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錦囊妙計(第1/2 頁)
人永遠也不知道自己最終走向何處,或者最終結局如何,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把現在做好,如果可能,要做到極致。
未來不可知,但未來可期。
李二海知道,現在自己已經被推到風口浪尖,要啃的,是一塊硬骨頭。搞得好,名利雙收。搞得不好,死無葬身之地。
老二廠,現任廠長叫柴洪軍,五十出頭了,已經在這個位子上幹了四年,因為歲數大,提拔幾乎不可能了,他就想在這個位子上幹到退休。
當年他是從鎮長的位置上調進老二廠的,不算提拔,但是進了城。
經過一年多的調整,老二廠的領導班子來了個大換血,基本上都調成了柴洪軍的人。可以這樣說,在老二廠幹部中,柴洪軍一言九鼎。
這樣的隊伍,針都插不進去。
李二海有點頭大。
不幹是不可能了,幹又怎麼下手?真是騎虎難下。
算了,明日事明日決,管它呢,船到橋頭自然直。
想到這裡,便昏沉沉地睡了過去。
一個青衣白髮道士飄然而至,也不說話,手持拂塵開步耍拳,時而行雲流水,輕如飛騰;時而氣吞山河,重如劈雷。
李二海一看,這不是師傅嗎?現在所練這拳不就是旋風太極第二式嗎?
他喊了一聲:“師傅。”
道人根本不不予理睬,自顧練拳。
忽然,那道士飛身向上,手中拂塵直插雲霄,口中大喊:“破釜沉舟,一瀉千里。”
瞬間,那道士便化著一陣煙,不見了。
李二海拔腿就追,夢便醒了。
是啊,師傅真是世外高人,破釜沉舟,不正是自己現在要解決老二廠的突破口嗎?
心大安,一覺沉睡到天明。
沒有急著去上任。按照師傅的指點,李二海去拜訪了老二廠前幾任廠長,也見了幾位被柴洪軍攆下臺的領導班子成員。
記錄材料整整三大本。
基本釐清了老二廠最近十年來的發展狀況,特別是近四年來的一些異常。
最後還走訪了十幾們上訪代表,瞭解他們的現狀和訴求。
胡明春基本上算是工人們的代言人。
他對李二海說:“我們也聽說了,您李主任現在是我們的廠長了。不是我在您面前賣老,您乳臭未乾,涉世未深,實在不該來趟這趟渾水啊。”
李二海也不生氣,仍然笑呵呵地問:“此話怎講?”
胡明春嘆了口氣:“李廠長,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老二廠的問題不是一天兩天的了。想當年,老二廠那是何等的紅火?我們進廠時,都是覺得很光榮的。進了老二廠,就意味著工作穩定,收入穩定,鐵飯碗啊。可以這樣說,只要你一進了老二廠,馬上就會有人上門給你提親了,你可以把頭抬得高高的,可著勁地挑,不漂亮的,不要。”
喝了口茶,再嘆了口氣,胡明春接著說:“十年前,廠裡就開始走下坡路了,當時是大氣候,到處都一樣。但也有廠搞得好的,不但堅持了下來,人家還搞出了名堂。什麼原因?有個好領導唄。”
“我們廠的領導,換了一茬又一茬,那真是黃鼠狼下老鼠,一代不如一代。沒本事不說,還知道享受,效益搞不上去,吃喝玩樂卻樣樣精通。近十年,可以用一個詞來形容我們廠,江河日下。”
旁邊一個工人附和說:”李廠長,我們廠早就資不抵債了,我們每年拿到手的工資,只有平時的四分之一,而且還聽說是縣裡想辦法挪給我們的。從心裡說,我們是感謝縣裡的。但廠子不行,這也不是個辦法呀。我們這麼一大攤子人,也是要吃飯的啊。“
李二海頻頻點頭,他們說的不是沒有道理,他們也不是天生不講理之人。
”胡師傅,你也是做過副廠長的,我是個年輕人,辦廠是個門外漢,其實我也不想來老二廠,但我是臨危受命,必須來,而且必須幹好。“李二海誠懇地說。
”有一點,請你們放心,我雖年輕,但我不圖名不圖利,來了,就是要把老二廠搞起來,讓廠子有起色,讓大家有飯吃。在這裡,我給你們工人立個軍令狀,一年有起色,二年有成效,三年大變樣。如果失言,辭職回老家務農。“
胡明春他們有點不信,但因為對李二海的人品有些耳聞,尤其是在城關鎮拆遷過程中迅速解決鬧事的一幕,心理上還是能接受他的。再說了,去縣裡上訪,也是為了解決問題。現在來了想解決問題的人,與其信其無,不如信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