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3/4 頁)
勢在德國失去挪威鉬礦之後失去的一乾二淨。
法國對豹式坦克的評估報告
法國對豹式坦克的評估報告
翻譯:夢若愁
校對:夢若愁
潤色:joshuaastray,夢若愁
職業史學家和軍史愛好者常常將德國豹式坦克描述為二戰中最好的德國坦克乃至二戰史上最好的坦克。它擁有著火力強大且精準無比的75毫米高速坦克炮,幾乎免疫大多數盟軍反坦克武器的正面裝甲,並且它那動力強勁的引擎結合寬大的履帶和傳動系統給予了他超凡脫俗的速度、無與倫比的越野能力以及四平八穩的駕駛體驗。這對於坦克手來說夫復何求?
事實上,一名坦克手可能需要的更多。豹式坦克的故事中充滿了與機械問題息息相關的案例。在1943年宏大的德國庫爾斯克攻勢之中(堡壘行動),豹式的首次登場並非昭示著好運的降臨。兩輛剛剛從火車上卸下,新鮮出爐的坦克便在引擎起火之中毀於一旦!“烈焰洗禮”這一詞迎來了它全新的涵義。
任何曾在戰場上直面過豹式的美國和英國計程車兵對其有著極大的讚譽(如果真的有人會在一個令人恐懼的對手身上用到“讚譽”的話)。儘管從未如同虎式坦克一樣成為“戰地怪獸”,它於戰場上的登場率卻更加頻繁,並也實實在在的成為盟軍坦克手的飛來橫禍。然而曾指揮過坦克部隊的德國指揮官卻似乎對此乏陳可言。
豹式坦克進入了研發上的死衚衕。許許多多二戰中的載具與武器在戰後的數年甚至數十年中繼續恣意揮發著他們的剩餘價值。並且其中很多關鍵的設計理念被“借鑑”到了戰後的裝備設計上。這不僅發生美國、蘇聯和英國的武器,也發生在了德國武器上——在西班牙與捷克斯洛伐克,德制me-109型戰鬥機繼續進行著生產和研發,其改進版本一直服役至60年代初期。與此同時he-111型轟炸機和毛瑟步槍也在多支戰後軍隊中都扮演著頂樑柱的角色。部分德國的裝甲車輛的型號,例如半履帶和坦克殲擊車持續生產了下去並享受了戰後的改進。但是豹式卻是死路一條。
差一點,卻不盡然。
截獲了在德國裝配工廠被徹底摧毀前運抵的德國技師及零部件,英國於戰後成功地裝配了少量的豹式坦克。而直到所有的備用部件被用光為止,部分東歐國家的部隊裝備了被俘虜的豹式坦克。但這些國家受制於蘇聯的嚴密控制,並且於戰爭剛剛結束時在軍隊建設上受到了
嚴格的限制。所以東歐的豹式部隊多數成為了禮儀部隊或變為了戰術儲備,書面記錄中鮮有相關的研發與改造。並且那些東歐國家採用了蘇式設計來建造新的坦克生產線,因此最終沒有任何豹式身上的工程設計概念被帶入進去。
然而在西方,法國也在戰後建立了豹式坦克部隊。箇中緣由,則是因為法國要重建他們自己的民主兵工廠,這帶來了從豹式或其他任何可能的德國設計中借鑑靈感的強大意願。的確,一些戰後法國設計流露出了
從德國戰時裝甲載具上帶來的顯著影響。但是要決定哪些豹式身上的方面可以使用,哪些方面複製並完善,或者哪些需要被遺棄,法國人成為了驗證豹式坦克真實作戰能力的第一人。這使法國戰後對豹式坦克的觀察報告格外的引人矚目。
背景:戰爭年代的不同觀點
幾乎所有曾與戰鬥中面對過豹式坦克的美軍士兵們都表達了對豹式坦克特點的高度讚譽。
截止於1945年,美國陸軍坦克兵的無數哭號迴盪在艾森豪威爾將軍的耳畔。1945年三月,他就豹式坦克的情況致電於美國第二、第三裝甲師指揮官,寫到:
我不時的會看到一些記者的短篇文章,其中引用了據稱是我們坦克編隊中計程車官的話,大意是指通常來講,我們的人認為我們坦克在質量上要遠劣於德國人。
大體上,我們的人意識到了雪曼坦克不能夠在與豹式坦克激烈的正面對決中存活下來。無論是現役雪曼坦克的火力或裝甲都沒有可能面對這樣的對決、另一方面,他們中的大多數也意識到了我們……並不想要笨重的怪物——我們的坦克已經擁有了良好的可靠性、不俗的機動力並且置於其上的火炮也已經大大的改進過了。他們覺得他們已經開發出了可以使他們利用數量上的絕對優勢擊敗
豹式坦克的策略,只要能夠不被突襲,並在受到三至四發有效攻擊前找到它。
然而以上的話,僅僅是我從閒談中得到的初步印象。我寫這封信給你們……懇請你們在閒暇時間寫給我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