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2/4 頁)
慎微的人。他本來是名教師,1924年失業後被迫投筆從戎。他明白,在緊急情況下,他只能依靠他自己的三十六人。這三十六人都是從前線下來的傷病員。人民衝鋒隊的人裡邊,只剩下六人沒有逃跑;防空部隊裡的許多人早已神秘地失蹤了,而他們的任務是操控埃佩萊·雷伊頂上的大炮。埃佩萊·雷伊是一座非常陡峭的懸崖,位於距大橋東端約一百碼的地方。布拉特格曾經試圖在位於雷馬根一側、通向大橋的高速公路入口處用樹木設定簡易障礙,但是,被惹惱的城中百姓援引了一條古老的法令,該法令禁止砍伐哪怕一棵德國的珍貴樹種。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布拉特格的上司們拒絕出面干預。
此刻,布拉特格在電話裡告訴莫德爾總部裝備處的邁中尉,他們已經完成了四天內在兩道鐵軌中的一道上橫鋪木板的任務,魯登道夫大橋終於可以透過東行的車輛了。接著,他急切地要求派來增援部隊,因為美國人如此之近,他可以清晰地聽見美國坦克的開炮聲。
“美國人不是去雷馬根的,”邁中尉附和著莫德爾的話,“他們是去波恩的。”他對布拉特格聽到的槍炮聲滿不在乎:那肯定是來自一小股保護大部隊側翼的美軍。
“我可是個老兵了。”布拉特格回答說。他曾經在波蘭、法國、蘇聯和羅馬尼亞打過仗。他說:“這不是小股武裝,而是大部隊。”
布拉特格失望地掛上了電話,然後便走了出去。他在濃霧中摸索著朝大橋西端走去。在那裡,他遇上了卡爾·弗裡森哈恩上尉。弗裡森哈恩是個身材瘦弱、頭髮灰白的中年人。他率領著一百二十名工兵,任務是在最後時刻把大橋炸燬。此刻,他正向南眺望著自己的家鄉科布倫茨,那裡的天空被大火映成了暗紅色。顯然,弗裡森哈恩正在擔心自己的家人,心情不佳。他指責布拉特格把保安連的三十六人幾乎全都派到雷馬根正西的維多利亞貝格山去了。為什麼不讓他們在這兒守衛大橋?布拉特格惱火了——他把人佈置在山上,是為了一旦美軍靠近,便可以警告弗裡森哈恩和他的工兵,好讓他們有充足的時間把大橋炸燬。這兩個上尉都是矮個子,大約有五英尺五英寸;他們對彼此怒目而視,彷彿是兩隻好鬥的公雞。弗裡森哈恩很是不滿,但只能聳了聳肩膀,走開了。
希茨菲爾德沒能堵上那個六十英里長的缺口,倫納德的師透過它狂瀉而入。他剛剛接受了一項新的任務:保衛魯登道夫大橋。和粲根一樣,他也認識到了這座橋的重要性。他叫來了自己的副手漢斯·舍勒少校。他認為舍勒既能幹又謹慎,在所有還能呼叫的人裡邊,他是處理眼下這種危急局勢的最佳人選。他讓舍勒指揮大橋附近的全部部隊,並且負責炸橋的最後準備工作。“根據事態發展,”他補充說,“如果有必要的話,你本人可以下令將大橋炸燬。”
第七章 “如果它在我面前炸燬,該怎麼辦呢?”(5)
舍勒得意洋洋。“準備汽車!”他對自己的勤務兵喊道,“這至少值一枚騎士十字勳章!”
凌晨兩點三十分,倫納德的作戰官約翰·“平凱”·格羅登上校來到了霍格的指揮所。他帶來了給B戰鬥部隊的新命令:部隊要在當天早上七點分兩路向雷馬根和雷馬根以南三英里的辛齊格挺進。格羅登還說,關於魯登道夫大橋,除了向橋上發射定時引信炮彈以外,別無其他特別的指示。這種炮彈在擊中大橋之前就會爆炸,既阻止了德國人過橋,又不會給大橋本身造成嚴重破壞。
3月7日拂曉,細雨綿綿。清掃隊在迅速地清除梅肯海姆城裡街道上的廢墟,以便讓霍格的裝甲部隊出城。將軍已經召集了他手下的指揮官們,簡單介紹了情況:B戰鬥部隊將分成兩個特遣隊。倫納德·恩格曼中校率領他的第十四坦克營和第二十七裝甲步兵營徑直向東開往雷馬根,拿下該城。另一支特遣隊是威廉·R。 普林斯中校的第五十二裝甲步兵營,他們的任務則困難得多。普林斯要從雷馬根的南面發起進攻,佔領辛齊格城,從而在萊茵河的一條支流阿爾河上建立一個橋頭堡。
普林斯的特遣隊按時出發了,但恩格曼的特遣隊卻被城東的碎石攔住了,直到八點二十分才動身。在前面開路的是第二十七裝甲步兵營A連的一個排,其後是一個M…26重型坦克分隊。M…26是一種新型的“潘興”式坦克,配備有九十毫米口徑的大炮。
在後方的梅肯海姆,霍格正在用照明放大鏡研究一張地圖。這時,倫納德將軍走了進來,問道:“比爾,事情怎麼樣了?”
霍格抬起頭,他那雙藍眼睛總是半睜半閉著。“約翰,河上的這座橋怎麼辦?”說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